•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利用学术优势建言“两江四岸”规划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0-05-19 06:50:31 | 记者:颜若雯 | 编辑:王君

      如今,网上转发的关于新冠病毒的各种文章特别多,由于科学素养培育不到位,公众对于各类专业文章缺乏辨别能力。”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潘复生在科学普及层面进行了思考。5月18日,潘复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呼吁尽快打造一个面向公众的权威科普信息平台,全面提高群众科学素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为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更深厚的土壤。

      “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建立在本职工作基础之上,履职也应扬长避短,在自己最了解的领域,站在全局高度提出建议、发表观点。”这是潘复生对于代表履职的理解。

      “我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一直比较关注,我自己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也做了很多尝试。”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潘复生就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多次提交建议,推动了工作进步。今年6月,新修订的《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从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激励、加大对企业等科技成果接受方的激励、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资本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从潘复生位于创客港的中国工程院重庆院办公室窗外望出去,可以看到沙滨路和北滨路的部分城市景观。过去一年,潘复生这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有极深建树的全国人大代表,也以自己的学术优势对重庆“两江四岸”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深度思考。

      在重庆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他多次向重庆市政府建言献策。“最近几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我很欣慰。”潘复生认为,“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其服务业更应站在国际视野高度予以打造。

      此外,潘复生还呼吁重视国内外在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积极借鉴。“很多研究都显示,江岸Y区凹进地带和凸出地带的人口流动有巨大差异,Y区凹进地带的人口流动更为密集。伦敦、纽约等特大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潘复生建议在规划及布局上要重视这个经验,用好重庆城市的独特资源,让“两江四岸”真正成为重庆推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载体。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