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是托起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大批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技能人才。截至2023年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3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68万名,高技能人才占比31.7%、稳居西部第一。
一群技能人才的竞相绽放,成就一方热土的蓬勃发展。
2023年,我市成功组织开展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深度挖掘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举措,全面呈现全市高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本期,我们聚焦十大典型案例——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看他们如何把人才“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提质培优、创新赋能,构建“六位一体”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
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两万多台(套)一流实习实训设备、3200多个实训工位……一组组数字彰显了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特色校企产业园的雄厚实力,也折射出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手笔”。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平台,形成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牵引,重庆市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技术技能人才贯通评价机构、国家技能竞赛选拔集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六位一体”技能人才培训评价格局,探索“三室两厅”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培养出更多能工巧匠、巴渝工匠。
提升人才培养起点、重塑人才培养体系、凸显人才培养优势……近年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逐步走在全市高职院校前列,在重庆市交通行业和渝西片区产生重要影响。
2022年8月,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终期验收;近两年,学校累计培训12322人,年均培养高级工3000余人。学生参加竞赛和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67项,获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稳居全国民办高职第1名,全市42所高职前5名;近三年,学校获得与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相关市级教改课题8项、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交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等殊荣。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筑牢高技能人才成长根基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廖明、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蒋晓……近年来,在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艺精湛、极致匠心的高技能人才层出不穷,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重庆市首席技师1人、特级技师4人,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达到数十人。
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的背后力量是什么?
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公司以一系列培训制度为保障,以“三英人才”技能选拔培养为手段,设定“八阶两级一师”技能评价发展通道,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快车道”。
“八阶两级一师”发展通道,包含从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全系八个阶梯,设置了集团级、公司级关键技能带头人和技能大师;“三英人才”培养计划,是指构建技能“雏英人才——飞英人才——雄英人才”三级发展通道,搭建“三英人才”梯队建设体系。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培养造就一批坚守匠心、磨砺技艺、勇于创新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主线,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人才力量;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开展铁马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技能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联盟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王小寒)
编辑:王萃 主编:胡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