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是托起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大批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技能人才。截至2023年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3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68万名,高技能人才占比31.7%、稳居西部第一。
一群技能人才的竞相绽放,成就一方热土的蓬勃发展。
2023年,我市成功组织开展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深度挖掘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举措,全面呈现全市高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本期,我们聚焦十大典型案例——太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化医技师学院,看他们如何“架梯搭台”助力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专精特新、技能融创,助力中医药特色高技能人才巴渝展翼
“取样口平时一定要关好,否则会影响设备运行参数……”在提取车间,国药太极涪陵制药厂高级经理、特级技师霍加勇正耐心地讲解生产中的注意事项。以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他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技术创新,近两年来培养出170余名药物制剂技能人才。
这是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见证。
聚焦变革转型发展需要,近年来公司加快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努力实现从“有人才”向“有高质量人才”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中药企业积蓄强大人才动能。
以“一十百千”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为引领,公司积极搭建培训、技能T型结构培训组织,以“培训是基础、认定是手段、人才发展是目标、提升素质是目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集团平台决策、资源、转化优势,制定个性化人才评价标准、分层分类构建专精特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场景,打造高技能人才“蓄水池”。
目前,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殊荣的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达120余人;获评“2022年十大重庆经济改革创新案例”,重庆市优秀企业认定中心。
重庆市化医技师学院:
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培育“数字+”化工医药高技能人才
走进重庆市化医技师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智能化实训基地,数字中医药馆、虚拟药品生产智能工厂等数字化、智慧化场景目不暇接。参照企业真实中控指挥中心场景,基地对安全HSE竞赛装置、药品生产技术竞赛平台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过程清晰可见。
以“智”提质,以“智”赋能。近年来,重庆市化医技师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坚持以化工医药市级重点产业为引领,突出“智能+技能”工学一体数字化人才培养,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
打好“组合拳”,搭台强技能。学校聚焦数字赋能,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开展智慧化工、化工智能控制、化工自动化、智慧化工检测、化学制药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数字教学,实施“校企联动+岗赛证新”工程、“立德树人”工程、“课程创新+数字赋能”工程等,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入国家战略,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形成全产业链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如今,已初步建成特色鲜明、实验资源丰富、教学功能齐全、开放程度高的市内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年社会服务上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3000余人次;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同时为企业开展10多种剂型、30多个品种研究;技能竞赛成果丰硕,2018-2023年间,获国家级奖项11个、市级奖项11个。
(王小寒)
编辑:王萃 主编:胡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