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科学城白市驿第一中学校:深化体教融合 培养田径运动达人
在第六届市运会上荣获3金1银,在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斩获1金4银;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团体第8名的成绩;曾连续14年参加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冠军15次、亚军2次、季军3次;荣获首届高新区中小学运动会团体一等奖,获评重庆高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田径训练基地……
一项项可圈可点的成绩,折射的是重庆科学城白市驿一中以田径为抓手,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专职体育教师引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组队参加高新区第一届中小学运动会
五育并举,体育为基。白市驿一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打造田径运动特色项目,推动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引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教师引领
构建“选苗育苗”机制
田径场上,白市驿一中的健儿们奋力冲向终点……赛场上,他们超越自我、勇创佳绩;训练中,他们不懈努力、锤炼本领。
田径是白市驿一中的传统优势项目,通过持续的创新突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而优秀的专职教师则是推进白市驿一中田径运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重庆市优秀教练员、全国特色教师,陈波围绕“选苗、育苗”展开了一系列务实工作。
为了带领田径运动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陈波经常深入到各班,透过体育课的各项活动仔细观察学生表现,了解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反应速度,选出好苗子进入专业田径训练队;坚持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风雨无阻地全力训练;并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比赛表现,不断改进完善训练计划。
陈波也尤其注重学校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他会在训练后与学生谈心,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每次比赛后,和学生一起反思、总结,找出比赛的亮点和不足,做好心理疏导……
在陈波的带动下,学校田径队现有田径运动员24人,还培养出了“重庆市男子400米短跑第一人”李兴旺。
▲比赛现场
协同育人
助力田径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的田径队队员都是从零基础开始接触专业训练。能够取得成绩,除了自身天赋,更多得益于区域和学校的鼎力支持,以及教练与队员对田径训练的热爱与坚持。”陈波说。
在田径项目与教育之间搭建通道,助力学生完成这场“长跑”,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形成的育人合力。
近年来,白市驿一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的,以“刻苦、团结、拼搏”为思想方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六字原则,健全田径运动工作制度机制,加强专职体育教师培训,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进一步促进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年向体工队、市直属重点高中输送了大量人才。
遵循“弘毅性格 雄毅体魄”的体育文化,学校积极推广田径运动,深化培养、竞赛、管理制度改革,将田径竞赛当作学校体育“牛鼻子”予以重视,将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设与田径训练、竞赛相衔接,培育学生参与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内生动力。
同时,学校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基,统筹整合好助力田径运动发展的多方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关心和支持学生体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宽学生成才的通道。
今后,学校将努力做到“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构建田径运动创新发展模式,培养更多能力出色的拔尖田径人才。
▲田径队队员训练
(文秀月 张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