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技能健儿·赛道出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园艺赛项团队:一刀一刻见匠心,一草一木皆风景

重庆日报·教育 2021-12-07 09:57

流水潺潺,栈道通幽,草木扶疏,鲜花吐蕊......历经16个小时的精工细筑,一片荒芜的小沙地终于变身为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学生陈栋梁、余再发组成的团队,用匠心巧手雕琢园艺精品,以一身绝技过关斩将,赢得无数掌声。

 

▲ 赛后选手和基地裁判合影

精心打磨、不弃微末,为每件作品赋予“灵性”

优秀并非天生,每一束闪耀都来自汗水的晶莹。

“原来搬砖也是有讲究的!”初学园艺,陈栋梁有些不适应,“搬砖、砌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一遍遍规范动作,每天重复成百上千次,时间一长,手掌磨出了老茧。

余再发性格沉稳,对木作最为痴迷。他经常废寝忘食,打磨作品到深夜,熬红了双眼,就揉揉眼继续。在他的眼里,每一件园艺作品都是有灵性的,需要用心完成。

两个人性格迥异,各有所长。为了同一个梦想,凝聚成了一股力量。

厉兵秣马、千锤百炼,用汗水浇铸园艺精兵

每天清晨,训练基地里都会响起“叮当叮当”的声音。备战一年多来,无论寒冬酷暑,每日周而复始的训练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两人相互激励,也相互调侃,在枯燥的训练中寻找乐趣。        

严冬时节,风呼呼直灌,水冷得刺骨。在偌大的训练基地,两人裹着大衣坚持训练。拌水泥、砌墙......特别是在硬切割石材环节,双手需要不停地接触冷水。一个冬天下来,手上的冻疮起了一层又一层。

到了夏日,又是另一番严峻的“烤”验。基地热浪翻滚,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额头直往下滴。一会儿功夫,衣服就湿透了,轻轻一拧,都能拧出水来。回忆起当时的训练场景,陈栋梁记忆犹新。“一天要换洗两三件衣服,常常这一套洗了还没干,下一套就已经湿了。”到了晚上,还得忍受蚊虫的叮咬,两人的腿上经常被咬得全都是红疙瘩。

连日训练让陈栋梁产生了头疼乏力的中暑症状。为了不耽误训练,他去医院打了一针,回寝室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身体稍微好转,他就赶了回来。

▲ 陈栋梁专注植物造景

“石墙要片片垫稳,层层相同高度……”“木作要切平齐,安装要协作好……” 每天训练结束,两人都会记录下当天的训练感悟,躺在床上,还要再过一遍“电影”。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一次次攻克难关,一次次全力突破,终于锻造出一支锐不可当的技能先锋。                  

精雕细琢、因地施宜,匠心独运打造如画园景

巅峰对决,激战正酣。砌筑、铺装、水景、木作、植物造景......赛场上,两人分工协作,沉着应对,用一次次精准操作,一步步让园林景观完美呈现,赢得一片赞誉。

“比赛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非常严格,每个模块的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光材料都搬运了好几吨。”回忆起比赛的场景,余再发历历在目。

这张靓丽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为了帮助选手备战,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团队提供了最好的训练场地。校领导多次看望慰问团队,关心选手的训练和生活情况。指导老师倾囊相授,悉心指导,如严父般纠正每一个失误,又如慈父般爱护着选手。而这一切,都汇聚成了团队前行的动力。

▲ 基地教练团队研究训练方案

相关链接》》》

加强基地建设 提升备赛环境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全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以技能大赛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院内实训基地,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园艺项目”集训基地,现有两名适龄选手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学校还有50余名选手参加梯队集训,其中大一新生30余名,正全力备战2023年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2023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申报承接重庆市巴渝工匠杯系列赛。

近年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基地在各级园林类技能大赛中成绩显著。2012年以来获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基地选手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园艺项目获第6名。

▲基地选手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园艺赛项一等奖

(王小寒 杨静)

编辑王萃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