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好教师同行,见证教育之美│重庆市茄子溪中学教师颜丽:“萌艺”启智,美术润心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她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擦亮这双发现美的眼睛。
课堂上,她鼓励学生创造美,画素描、做手工、捏黏土,“启智蕴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灵种下;课堂外,她带领学生发现美,从神秘植物到可爱动物,从万千色彩到旖旎形态,大美世界、大爱人间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从课内到课外,从手中笔到脚下路,她携趣启航、向美而行,带领学生体验美术之趣,做学生美育路上的“有心人”,她就是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美术教师、艺术教研组长——颜丽。
专注美育引领,“萌心”相伴学生成长
中学生美术教育和小学不同,很多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怯于表达自己,存在畏难情绪。如何将副科课程讲得生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颜丽一直以来不断钻研的课题。她对自己提出了要求:一定要有耐心。
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动笔尝试创作,颜丽反复鼓励大家:“不是所有人都是绘画天才,只要迈出第一步,画下第一笔,学会画画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面对一些学生由于零基础所产生的不自信心理,颜丽又耐心安慰道:“绘画只是一种表达美的方式,作品没有高低之分,只要你们勇敢地动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就是优秀的作品。”
在她的指导和鼓励下,很多学生开始勇敢尝试,并且爱上了绘画这种表达美的方式。通过她的悉心指导,有的学生已经在市级艺术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颜丽悉心指导学生
美术课的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书本,要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才能真切地观察、感受美。她认为,学美术要有一颗“童心”,这是一颗童真之心,即是从孩子们的眼睛去看世界;也是一颗质朴之心,即是从世界本真之中领悟人生真理。
于是她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花鸟的形态,感受万物的色彩,用绘画、素描、手工等方式亲手体验世间的鲜活,感受自然的真谛。美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静待生根发芽……
一颗耐心与童心,让颜丽对于美术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她从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入手,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美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创新特色课程,“萌艺”之旅向美启程
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颜丽设置的黏土手工展台前排起长龙,黏土工作坊的学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制作的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黏土手工作品,让围观市民们发出阵阵惊叹声……
“萌艺黏土”工作坊便是颜丽带头创办的。用黏土进行美术教学源于一次突发奇想:她平时喜欢在家种植多肉,由于疏于看管,多肉存活得不多,可是用黏土制作的多肉却能永久“存活”下来。于是她便开始自学粘土,除了捏多肉,还会捏各种萌物、食物等,并将这些手工创意带入课堂中,极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萌艺黏土”工作坊便诞生了。黏土手工兴趣课开课时,同学们都蜂拥报名,这门课程也成为了茄子溪中学的特色选修课之一。
▲颜丽的粘土手工兴趣课
时至今日,颜丽领衔的《指尖上的萌宠——超轻黏土造型》《艺术萌芽之路——素描》《清逸人生——线描与生活》三门美术课程都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颜丽个人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与培训交流活动中学组手工制作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教学技能展示活动美术类个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浩融术艺,相约成功”,在茄子溪中学办学理念的熏陶下,颜丽作为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除了苦练自我基本功外,还经常带领团队老师进行课程研讨,要求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添砖加瓦。
在老师们看来,美术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学校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和支持。茄子溪中学历来重视艺术课程,先后组建声乐、表演、播音等兴趣小组,还创建了美术特长班,每年定期举行“萌芽绘美术”成果展,给了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颜丽带领的美术团队近3年共指导帮助了300余名艺术生被名校录取。现在学校正在申报重庆市高中美术课程创新基地,致力以课程创新带动艺术发展,努力输送更多拥有“真、善、美”特质的艺术人才。
“美”在万物,“美”在课堂,“美”在实践……为了让更多人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心灵,颜丽将继续坚守在她的美术课堂上,向美而行,带领学生们开启寻“美”之旅。
(谭茭 汤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