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教育会客厅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孙萍:责任为帆、科研作桨,潜心服务库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

重庆日报·教育 2021-11-02 14:28

10月,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教研究与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教授孙萍获评重庆市先进工作者。

荣誉在孙萍看来并不重要,“潜心、专心、责任心”似乎才是对她职业生涯的最好注解。

她潜心研究,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她专心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她带着责任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推动库区医学事业发展。今天,让我们对话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孙萍,了解她以责任为帆、科研作桨,潜心服务库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心得体会。

问:这些年您十分关注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调研工作,这些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孙萍: 这些年来,重庆三峡医专聚焦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着重解决医学教育与医药行业和社会需求、破解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入“三峡库区”“万达开”等110余家乡镇医疗机构调研,完成了“重庆市卫生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现状调研”“全国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办学指标研究”“重庆市6+1、2+10背景下,专业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研”等重大专项调研工作,提交了30余篇相关研究报告,被教育部、市政府采纳10余条。

我认为,这些研究为学校建设“双高”院校,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加强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政策理论研究的依据,为推进库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问:为促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在医药卫生领域作出了哪些探索?

孙萍:在过去,面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招聘难、留下难、成长难,医药卫生职业院校也存在西部学生多、贫困学生多,愿意扎根西部的学生少、愿意服务农村基层学生少等情况。

作为一名库区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人,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智力方案,我十分乐在其中。学校围绕“健康中国”“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展开研究,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提出了“价值引领、五全教改、三助成长”乡村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和“铸魂立志扎根西部、强基提技五全育人、在学在职一体发展”的医学特色全人教育理念。经过有效实践,为库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批愿意扎根西部的医药卫生人才。

问:如何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

孙萍: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开展了医药卫生类专科层次专业认证,设计了34个专业认证指标,开展了专业认证体系研究工作,完成了专业认证,这在整个行业都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们首创以课程门次为单位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多视角、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完成了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推进集培养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技能操作、课程评价多元一体的“全要素课改”,实现了传统“知识习得”到“知识技能并举”的成功转变。

问:相关研究对于学校品牌专业发展和办学实力提升有哪些推动作用?

孙萍:我们亲眼见证着,在中药学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校联动校、地、企多方资源,推进校企(院)制度、文化、技术、资源“四融合”,搭建起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两协同”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从而构建起“三联动、四融合、两协同”专业群实践范式,学校中药学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近3年,学校在全国多家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中,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和医药卫生类高职专科院校前列。9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牵头成立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现被评为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学校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积极探索“政府部门领导、行业引导、学校主导、医院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多方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政校行院(企)所“五方”共管共赢、产教深度融合、医药行业特色厚重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取得诸多成果,走在了全国职教集团前列。  

(文秀月 覃燕)

编辑王萃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