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技能人才受邀参加建党百年庆祝大会、获“优秀共产党员”表彰,西部第一高技能人才占比如何炼成
近日,长安汽车杰出工匠刘源受邀参加建党百年庆祝大会,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杰获“全国优秀党员”称号,此外我市还有7名个人、1个单位获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23个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落户重庆......巴渝工匠正向全国彰显影响力!
技能人才熠熠生辉的背后,是我市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匠心之举”。
近五年来,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围绕“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主题,深入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创新政策、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提供保障,从规范建设,到项目建设,再到质量提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技能人才真正“高”起来了。
▲我市技能人才获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
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技术能手相继涌现
“作为一线技能人员和重庆产业工人代表,我切身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更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受邀参加大会的长安汽车杰出工匠刘源心潮澎湃、热血激荡。
在见证伟大时刻的同时,被同行誉为“机电神医”的刘源,更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瞄准智能制造水平提升,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把一切献给党,把一切献给民族汽车事业。
▲刘源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现场
得知自己获得“全国优秀党员”表彰后,张杰同样喜不自胜。“作为产业工人代表获得这样的荣誉,我很感激、也很感动,这是党对我们的肯定和激励!”
扎根单轨道岔技术岗位17年来,张杰带领团队完成20余项科技创新和技研任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为企业节约了1000余万维修资金。2018年,他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钻研技术的同时积极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工匠的使命与担当。
▲张杰获得“全国优秀党员”表彰
近期,我市还有陈志军、黄中明等5名技能大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刘波平、吴纯清2人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他们之中,既有汽车维修界当之无愧的“发明家”,也有焊接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9%以上的焊接大师,还有为社会培养输送上千名技能人才的劳动模范。
大国工匠,当如此。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共有技能人才387万人,技能人才总量位于西部第二。全市高技能人才104.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位于西部第一。全市技能人才涵盖58个行业、373个职业工种,规模、素质、结构总体较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市人才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释放人才队伍的发展活力,让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呢?市人力社保局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机遇,以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为抓手,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上做好文章,技能人才工作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在制度落实方面,一系列有关工人待遇、技能培训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48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余项国际合作协议、55个重大项目的落地,促使技能人才队伍活力迸发,高技能人才“质量高起来”。
在技工教育方面,为促进技工院校内涵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技工院校管理办法》等“1+9”管理制度,同步推进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打造优质技工院校30所,五年招生17万余人,高技能人才“块头大起来”。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庆代表队载誉而归
在技能竞赛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永久落户重庆,我市技能竞赛品牌已在世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培养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了6金7银2铜9优胜的佳绩。各类赛事已经累计辐射带动100余万人参加技能比拼,技能竞赛影响力持续扩大,高技能人才“品牌火起来”。
在促进就业方面,我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新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三单式”培训模式,提高人才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在技能扶贫攻坚中,五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万人次,总体就业率达71.5%。高技能人才“就业好起来”,“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技能“三进”活动
当前,重庆正聚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市人力社保局将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推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