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与好教师同行·见证教育之美│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以大爱和实力书写“精英”答卷

重庆日报·教育 2021-06-10 15:05

       仰望星空打开教育想象,脚踏实地深耕教育未来。在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老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内外,以大爱和实力书写“精英”答卷。

       过去的一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成功申报全国软式棒垒球试验学校,获得重庆市梦想课堂集体一等奖,成功申报区级“善美”巾帼文明岗、区级文明校园,教师获各级各类表彰奖励182人次,学生获各级各类表彰奖励43人次。

▲老师们加班加点“磨课”

       甘为人梯送教上门

       教学锋从“磨课”出

       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这是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师的共同品质。

       “谢谢老师来我家,谢谢老师鼓励我,谢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百余字的作文,朴实而简单的话语,秦启博用十几处“谢谢”,深情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疫情防控之初隔离在家,在没有网络无法上网课的情况下,秦启博虽未入过校门,但从未离开“课堂”。每天早上9点钟,老师准时给孩子外公打电话,在电话中给他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教他做笔记……

       送教上门,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这是学校一贯的坚持。不论炎炎烈日还是寒霜袭人,老师们在课余时间奔走在社区楼间,叩响学生家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孩子送去温暖,点燃希望之灯。

▲老师送教上门

       对待学生、对待工作,他们从来只讲奉献。老师们每天8点前到校,7点后离校是常态。磨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技能,完善自我的一面镜子。但同时也意味着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

       教学锋从“磨课”出,新老教师结对研课、磨课,在教案设计、学生反应、教师提问、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新的思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学校负责人说,学校以组织“会课”、随堂“听课”、跟踪“诊课”、相互“磨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东津沱公园清淤现场

       走出课堂来到东津沱公园清淤现场,水退人进,教师们踏进又厚又重的淤泥中,有的肩扛铁锹铲除淤泥,有的双人合推小斗车转移垃圾,大家卷起裤腿挽起衣袖,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课堂之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师表”的涵义。

       在无私的奉献精神中,蕴含着高尚的师风师德,蕴含着一份家国大爱。在党支部领导下,教师们做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身边人。

▲教学示范课

       以名师为师“青蓝”结对

       “3+N”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效果

       “以名师为师,你就是下一个名师!”学校负责人给予青年教师鼓励。在“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暨师徒结对活动上,一边是充满青春活力,略显青涩的青年教师;一边是稳重持成,充满自信的骨干教师。徒弟向师傅献上一杯热茶,深情道一声:“师傅,谢谢您!” 师傅接过茶杯,相拥致意。

       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年轻教师精英化成长?学校的创新举措有很多。

       学校实施“三亮三比三示范”,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比,比作风、比技能、比成绩;三示范,争当“党员示范岗”、争创“党员示范班”、争上“党员示范课”。

▲“善美巾帼文明岗”成员相互学习

       其中,“善美巾帼文明岗”就是其中的模范代表,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平均年龄31岁,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高级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学校体育、美术、音乐学科带头人3人,学科组长2人。

       什么样的课能称为示范课?在一堂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上,老师用“看图猜寓言”的游戏引入《狐假虎威》课题。通过“字词大闯关”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说三个环节,由字到词再到句子,层层深入,充分拓展,让学生梯度式获取知识。

       课堂上,“3+N”教学模式十分凸显,老师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巧妙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一系列创新教学举措点燃学校发展引擎,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我们将继续凝聚教师合力,奋力攻坚进取,打好合川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攻坚战!”学校负责人说。

       (谭茭)

编辑黄丹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