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学生长技能、就好业,透视职教发展的“沙区范式”

重庆日报·教育 2021-06-02 14:54

3D打印机“沙沙”低响,制作出招财猫、飞机模型等各种实物,这是沙坪坝区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职业体验活动中的一幕。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能源技师学院、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等5所中职学校,把职教成果“晒”在了市民家门口,涉及机械、汽车、文化艺术、学前教育、护理、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

从市民关注的目光中,同学们读到了认可与期待。近年来,沙坪坝区打造出“沙区范式”,构建了以国家级示范校和市级示范校为引领,专业门类较齐全、布局结构较合理、办学特色较鲜明的现代职教体系,让学生长技能、就好业,生活得更有尊严、体面、幸福。

职教活动周上展示的创意手工作品

专业即产业,培厚人才土壤

在沙坪坝区,2.3万学子走进中职学校开启缤纷多彩的技能人生。“有人,心里就不慌。”这是很多企业选择入驻沙坪坝区的感受。

一组数据勾勒出当地的“中职升级路径”:建成全国首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14个,市级骨干专业12个,获批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双基地建设项目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个。

把数据“兑换”成现实图景,可以看到中职师生们坐在电脑前、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沙坪坝区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大局,重点发展与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联紧密的专业和专业群,引导中职学校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形成新增与淘汰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即产业,职业教育和区域发展同向而行,这是当地中职学校的共识。

“产”是基础,“教”是支撑,为培厚人才土壤,沙坪坝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申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设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参与开展“五年制”“3+2”“3+4”中职与高职专科、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试点;设立“订单班”、普通高中生就业班、分类对口高考班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推动“双元”育人。 

▲职教学子展示护理技能

抓牢关键环节,职教成果全域开花

“学习的过程就是‘画圆’,一项技能构成一个圆,在不断学习中呈现螺旋式上升。”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画好这个“圆”,校企协同发力,“现代学徒制”“双基地”“双千双师”等一大批项目建设,成就一个个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的“佳话”。

专业长在产业上,课程围着企业转,把工厂搬到校园里,把课堂搬到车间去……一系列组合拳下去,重庆汽车职业教育集团、重庆能源工业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和长江经济带轨道交通职教联盟“顺势而生”,其中重庆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过程中,一支职教特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长起来,全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7.14%。

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师培养,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更加畅通。2020年,沙坪坝区学生双证获取率为92.82%,一次性就业率达98%。在2020年春季高考中,全区中职考生专科上线率96.81%。

职业教育在沙坪坝区全面开花,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申报的重庆市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项目,以A类排名绝对第一的成绩获批立项,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十二年取得金牌榜和总分榜重庆代表团参赛学校两个“第一”;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教师梁攀获得第45届世赛电子技术项目冠军,实现中国在该赛事中成绩的三级跳和奖牌“0”的突破;重庆能源技师学院搭建起与德国、日本等国外机构校企合作的平台;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有特色,教学有质量,服务有品质;重庆南丁卫生职业学校被授予“办学工作先进单位”“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沙坪坝区将着力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进一步畅通升学渠道、深化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彰显沙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周珣)

编辑黄丹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