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杭深渝三地教育专家“空中”对话,共议“未来教育之春”

重庆日报·教育 2021-04-12 15:37

未来已来,教育何为?4月11日,由杭州市滨江区、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江北区联合举办的“未来教育之春”三地空中论坛拉开帷幕,教育专家聚焦“未来教育”,共话变革之力。

据了解,本次三地空中论坛,分设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局长视角、名家视野、专家论点、社会广角等形式,对中国东部、南部和西南内陆地区的基础教育实践进行思考与提炼,探讨教育变革带来的学校生命力量。

▲主论坛现场

名家视野 碰撞时代前沿的思想火花

主论坛会场上,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未来的教育使命”,对新时代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升区域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未来教育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

▲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致辞

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所有教育人:一要弄清楚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二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转型,三要强调个性管理,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谈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表示,未来的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八个核心素养和能力:国际素养、创新能力、计算机和机械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统筹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作主题分享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内生变量作用。

对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作出《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愿景与路径》报告。他表示,技术创新是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融合,主要从赋能教育新基建、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赋能智能校园建设、赋能教学空间创新等8条技术创新路径着手。

高位观点 探索管理创新的未来教育格局

杭州滨江、深圳南山、重庆江北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地,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教育发展成果。此次论坛的召开,也为三地教育人搭建起思想交流的“桥梁”,为区域基础教育研究带来诸多启示。

▲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作主题分享

“教育面临着公众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的关注与追问、疫情要求重构教育、新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和科技带来的挑战。”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从科技驱动教育创新谈起,以南山区域实践为例,从科技和人类的关系、科技的伦理价值、科技和高情感的平衡等角度解读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联系。

▲重庆江北区教委主任马培高作主题分享

教育的变革也是学校的变革,如何办好面向未来的优质学校?

以《江北区推行未来学校建设的行知路线》为题,重庆江北区教委主任马培高在会上作了分享。他表示,未来学校建设的管理方式会变,但教育本质不变;课程教学会变,但教育价值追求不变;评价标准会变,但育人功能不变;教师角色会变,但职业地位不变。江北区正在通过未来学校建设,逐步构建起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认清教育本质是关键。杭州滨江区局长来江飞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了教育的定力与变革。他介绍,滨江区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发展,通过以AI技术等信息手段开展个性学习、精准教学、因材施教,让数字赋能教学,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让教育回归本质。

据悉,本次活动还开设了3个分论坛,在江北区以“未来教育生态与育人模式创新”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来自三地的专家学者就未来教育展开进一步的交流思考。其中,江北区的《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区域教育生态》《深耕四T未来课程,营建五I育人场域》《大思政课视域下的学生学习力课程建设初探》《以育师方式转型夯实育人方式变革基础》等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谭茭)

编辑黄丹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