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议报告·校长有声⑯│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副校长刘正瑜:在深度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功夫,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更加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内容掷地有声,引发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
报告带来哪些期盼?学校将迎来哪些发展?未来还要从哪些方面着力?热议报告,校长有声。本期,我们邀请到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副校长刘正瑜,听听他如何回应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热句。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副校长刘正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构建校企共育发展新格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认为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工院校,我们要坚持在深度上做文章,在质量上下功夫,突显“技工”基因,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校企合作、内涵发展”的技工教育办学方针,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按照“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求,构建校企共育发展新格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我校是一所具有80余年办学历史的技工院校。“十四五”时期,学校将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并在“深化”方面着力,求实效、创品牌。具体而言,将着力实施“一系一企”工程,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深化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校企”双元要素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深化改革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质量的技工教育需要“内外兼修”,即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对外,要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落实政策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逐步改变传统观念。
对内,学校自身更要主动作为,把握好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创新技工教育育人模式,全面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真正培养出技能水平高、社会认可度高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校企“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开展基于真实生产(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实现无缝对接。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规范管理,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为契机,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策划/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