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技工院校精品专业影响力报告⑯│重庆机械技师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群共同发展新局面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重庆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征途中,智能和技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技工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人才、智能人才的重任。
人才培养关键在专业。近年来,我市技工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跟着时代行、跟着产业转、跟着市场走,建设精品特色专业51个、重点特色专业25个。
开局迈好第一步,新年见到新气象。重庆日报教育频道联合市人力社保局特推出“名师·名校·名校长”——重庆市技工教育“三名工程”系列报道活动之“重庆技工院校精品专业影响力报告”栏目。本期栏目将走进重庆机械技师学院,解析该校破除壁垒打造专业集群的发展新局面。
影响力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以研促教,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发展蓄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重庆市中职高水平骨干专业、重庆市技工院校精品专业。目前建有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与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
专业开办以来,坚持“校企共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与重庆安洁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并在校内建设“学习型工厂”,真正做到“教产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学习型工厂
▲智能制造柔性产线
该专业建有秦维刚“数控车工”和祝义松“工业机器人”两个市级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能竞赛集训等工作,并将相关成果运用于教学。教师团队现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3人、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奖者2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教师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4本,发表论文116篇,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18项、市级教学成果奖项30项、牵头主持国家级和市级以上课题6项、开展市级以上专业建设项目11项。
在这样一支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带领之下,专业学生勤学苦练,获得了不菲成就,在技能大赛赛场上斩获35个奖项,其中包括12个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8个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其中,学生马厚才作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手,参加2018年全国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荣获全国冠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数控车工竞赛现场
该专业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建成涵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先进制造专业群。积极发挥服务能力和示范辐射作用,近年来,为重庆市及周边省市援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10余所,完成社会技能提升培训15000余人。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
创新育人模式,稳定实现100%就业率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于1988年开办,现已拥有20个一体化实训室,各类实习实训设备225余台套,设备总值700余万元,并于2019年成功入选重庆市紧缺型骨干专业和“双基地”建设项目。
▲教师手把手指导教学
聚焦课程精准发力,力推专业内涵发展。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1136”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
该专业一直坚持开展校企合作,与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订单式培养、教师与工程师互派、技能大赛指导、教师新技术培训、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等方面开展合作,提升教学培训能力,为企业输送后备人才。
▲汽车专业优秀教师团队
近年来,该专业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荣获市级以上奖项4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项。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大赛获奖28项,其中樊登勇和郭龙两位教师均荣获“巴渝工匠”杯重庆市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余海林和王铭两位老师分别荣获“巴渝工匠”杯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职工组二等奖和三等奖。
目前,该专业已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为核心,带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汽车营销等专业群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累计为重庆乃至全国培养汽车维修技术、技能人才3600余人,学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100%。
(策划/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