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继承传统文化“粽”享浓情端午——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开展“我们的中国节”尚爱·端午主题系列活动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06-23 11:49:55 | 记者: | 编辑:黄丹

    从香气四溢的糯米粽子到欢快激烈的龙舟竞答,从点雄黄缝香包的民俗传承到爱国忧民、忠贞高洁的精神弘扬……近日,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开展了“我们的中国节”尚爱·端午主题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注入课本教学,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趣的民俗体验纪念传统佳节。

    1.JPG

    ▲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制作了香包

    校园缤纷活动共庆端午佳节

    一走进钰鑫小学校园,浓浓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食堂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四年级的学生正在家委会成员的指导下包粽子。只见同学们卷起粽叶,填上糯米,翻转包裹。有的同学用嘴叼住绳子,配合手操作,憨态可掬。很快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就成型了。“看我的粽子,像不像小枕头?”“我的是豆腐块!”大家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教学楼下,五彩斑斓的展板、有趣的民俗体验吸引着成群的学生。展板上有同学们制作的以端午为主题的精美书签,创意十足的手抄报,色彩明艳的画作,还有高年级学生写给屈原的一封封信,传达着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在“佩香囊”的草药桌前,同学们一边闻草药一边听老师讲解,“香包里有艾草、藿香、菖蒲等草药,佩戴香包能防止毒虫侵扰,还有吉祥的寓意。”旁边,低年级的同学排队等待老师点雄黄,“老师,我姓王,给我写个王字吧”,同学们还提出“私人订制”要求,场面十分热闹。六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同学展示了缝制香包,编织彩线。精彩有趣的民俗体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元旦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哪个节日不属于传统节日?”“元旦节!”“恭喜你,答对了!”五年级班会课上,龙舟知识竞答正在激烈进行。同学们分为两队,纷纷为自己的战队抢答题目,在竞猜中收获了快乐,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

    龙舟竞答结束后,老师一声令下,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粽子,大快朵颐。有的同学准备齐全,还配有香甜的黄豆粉。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对端午主题班会活动的喜爱之情:“粽子每年都吃,大家一起吃还是头一次,真是太高兴了!”

    2.JPG

    ▲学生们骄傲地展示自己所包的粽子

    3.JPG

    ▲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民俗知识

    课程手册创新传统文化教学

    据悉,尚爱•端午主题系列活动是该校特色班会课程,有别于往年部分学生参与,学校今年将参与范围扩大到全体学生。一二年级学生观看《文化中国——端午节》视频,品尝端午美食;三四年级学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手工劳动包粽子;五年级开展端午手抄报、绘画、诗歌朗诵、知识竞猜等比赛;六年级学生举行点雄黄、拴彩线、装香包、给屈原写信等活动。在节后的升旗仪式上,诗歌朗诵比赛胜出的学生还会通过直播方式在全校学生面前诵读诗文,传播端午文化。该活动从6月12日启动,到端午放假结束,整个时间段全校师生都浸润在愉快的节日氛围中,体会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特色班会课程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教材使用的是大渡区教委主导,学校参与编写的‘我们的中国节’——中小学主题活动课程,教材分为教师指导手册和学生实践手册两本书。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指导手册,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精神内涵。学生按照实践手册一步步记录自己的创作思考、总结收获。老师最后进行汇总评价。通过这样的系统课程,我们将传统文化注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该校德育主任蒋晶晶说。

    有灵魂的教育才是特色教育,近年来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坚持以“义达天下,竞渡未来”为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科研创新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内涵教育,各方面工作亮点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持续向好,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4.JPG

    ▲学生身穿传统服饰体验包粽子

    5.JPG

    ▲学校在显眼位置宣传传统美德

    (谭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