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最美三尺间⑪|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李艳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2020-01-20 15:21

  “最美教师”,何以为“美”?

  美在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躬耕教育热土;美在专业,粉笔染白鬓角但知识的传递从不间断;美在德行,以身作则传递着真诚、善良、无私的大爱情怀;美在奉献,精雕细琢成就每一个未来的栋梁之材。

  重报教育特开设“最美三尺间”栏目,分享“最美教师”的育人点滴、成长历程、优秀事迹等,展现新时代教师的风采。本期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李艳,感受她的美和力量。

  ★教师名片★

1.jpg

  李艳,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音乐教师。

  她致力于聋生的舞蹈教学研究及训练,用教师的行为示范和母亲的博大胸怀,为残障孩子撑起一片大爱的天空,在特殊教育里舞动着别样的精彩。

  ★教育心语★

  在我心中没有特殊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有追寻梦想的权利。为学生打开艺术之窗,把他们送上舞台实现梦想、塑造精彩人生就是我的责任。

  ★荣誉一览★

  201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最美教师案例”。

  2018年评为万州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0年评为万州区优秀教师。

  多次获得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两次获全国柔力球优秀教练称号。

  2016年参加万州区音乐优质课比赛与普校教师同台竞技获一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首届聋校律动教学一等奖。

  她撰写的二十余篇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获奖,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7项。她所带领的综合教研组曾获得市级优秀教研组。

  ★榜样故事★

  ·看见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2000年从学校毕业,李艳怀揣着美好的教育梦想走上讲台,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职于凉风镇中心小学,生活波澜不惊。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当时的万州聋哑学校缺少艺体老师。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前去任教。

  2005年,李艳刚到聋哑学校的时候,发现情况跟她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面对聋哑孩子,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是最大的障碍。她不会手语,孩子听不到她在说什么,她也完全理解不了孩子们的需求。

  李艳很着急,无法与孩子们有效交流让她感到无助、痛苦,每天回家都要哭一场。

  学校里的老师很是理解她的感受,纷纷前来鼓励、帮助她,有一位老教师给了她两本厚厚的手语书。李艳就利用课间、放学回家的时间,钻研两本手语书,刻苦练习手语。

  一点一点地学、每天每天地练,一年以后,李艳终于能自如地用手语和孩子们沟通了,她也真正走进了孩子们心中。她说,只要孩子前来碰一碰她表示亲热,她的心里就是温暖的。

  李艳的一切坚持,都是因为她要让每一名残障学生都能接受艺术的熏陶,都能看见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2.jpg

  ·让聋生“听见”音乐的节奏

  音乐能沁润人心,但对于聋哑孩子来说,他们之间隔着天堑。

  李艳为孩子们开辟了另一条艺术道路:舞蹈律动。

  这对于李艳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近30岁的她又重新开始才开始练习舞蹈基本功,刚练习压腿的时候疼得要命,每天回家都是腰酸背疼的。她先自己练,练会了再去指导学生,却从不会喊疼,总是带着孩子们十遍、二十遍甚至一百遍地练习。

  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舞蹈课最难的是把握节奏。

  李艳口数节奏、双手拍打,还不时敲着鼓点;孩子们坐在地上,双手紧贴着地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如今,这样的律动课已经成为聋童的快乐源泉。“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每跟上一个节奏点,孩子们绽放的纯真笑颜,就令李艳倍感欣慰。

  十多年来,李艳致力于聋生的舞蹈教学研究及训练,她把奥尔夫教学法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形成了以“快乐、优美、自主”为特色的教学风格,曾参加全国首届聋校律动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虽然孩子们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但他们从李艳的身上读懂了高兴、快乐、自豪、坚持……李艳的努力,让他们体会到了律动的快乐,感受到了生命的节奏。

3.jpg

  ·成为孩子心目中的“高山流水”

  李艳的目标不仅是让聋哑学生学会舞蹈,更重要的是让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在艺术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舞台上找到未来的梦想。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她向学校申请各种机会,让孩子们上台表演。渐渐的,学校舞蹈队的名声传扬出去,收到了许多巡演、比赛邀请。

  2017年,学校舞蹈队参加第九届全国文艺汇演,李艳创编了舞蹈《高山流水》。这个舞蹈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其中炫技动作难度大,对十几岁才开始练功的学生来说每一步都要拼尽全力。开胯训练时,撕心裂肺的疼让孩子们忍不住失声尖叫、身体发抖,泪水和着汗水浸湿了衣服,训练结束后几乎动弹不了。

  李艳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含着泪把学生从地板上抱起来,看着他们红肿的膝盖、青一块紫一块的背部,不停给他们轻揉按摩,安慰鼓励他们。

  最终,李艳带着孩子们自信地站到全国比赛的舞台上,演绎出残疾孩子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而李艳娴熟的指挥、师生默契的表演成了全场亮点,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并登上2018年万州区春晚。

4.jpg

  ·把特殊学生送上梦想的领奖台

  舞蹈大赛后,李艳又接受了一项新的挑战:组建学校柔力球队,代表重庆参加首届聋人柔力球大赛。

  李艳其实对于柔力球这项运动一窍不通。她多次登门拜访柔力球教练,虚心学习、请教,白天学、晚上练,终于掌握了柔力球的基本要领。

  学校柔力球队成立后,李艳和孩子们每天一起训练,吃住都在学校。她还把母亲接来,专门照顾孩子,以便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艳带领重庆代表队参加中国首届聋人柔力球大赛,一举获得个人单项成绩的第一、二、四名,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国家体育总局甚至现场决定给学校一个名额参加第二届中国柔力球公开赛总决赛,学生刘婷婷与正常人同台竞技,获得该项比赛的第二名。

  在舞台上,孩子们释放的阳光和活力让李艳高兴极了。他们不仅更加自信大方,还会主动与外界交流,比赛结束后会拿出手机跟别人互加好友,有个学生还用翻译软件夸俄罗斯的小伙伴“你好漂亮”。

  李艳就是这样,怀揣着大爱,将残障学生的未来挂在心上。她为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打造了梦想的舞台,让他们不拘泥于自身的缺陷,开阔心胸拥抱未来。

5.jpg

  策划/王小寒

  文/刘进 黄丹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