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胡荣团队在开展研究。受访者供图
2月22日,记者从西南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主任胡荣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氧化还原生物学》发表了以《铁/活性氧/细胞外基质通路介导的海马神经干细胞池耗竭导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为题的论文,首次指出患者罹患脑出血后,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海马神经干细胞过度激活,进而耗竭体内神经干细胞,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脑出血是一种致命的中风疾病,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亚洲的发病率为30%-40%。临床数据显示,脑出血患者中,约19%-63.3%的患者在脑出血发病后4年内出现认知障碍。”胡荣表示。
为了更好明晰脑出血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胡荣团队决定以自体脑出血小鼠为模型,结合临床研究探讨脑出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小鼠罹患脑出血后,如不及时处理,会让它自身的神经干细胞出现过度激活现象,进而破坏细胞池的稳定状态,导致晚期神经干细胞池出现耗竭,即俗称的早衰,最终损害神经干细胞库的稳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那么,如何能抑制这一现象?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该团队又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如果在脑出血早期,及时使用铁螯合剂,或口服一些维C、西蓝花等食物清除活性氧,维持神经干细胞库的稳定,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胡荣说,这一系列研究不仅揭示了脑出血后认知障碍发展的机制,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还揭示了神经干细胞这种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在脑出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作用。
“通过这项研究,证明在面对脑出血时,除了关注身体的状况外,还要关注患者的认知状态。”胡荣说,一定要早发现、早就诊,及时清除血肿带来的继发性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并获得更好的预后。
据悉,未来,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深入研究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探讨神经干细胞与现有的疾病修复的相互关系,还将进一步在临床上开展相关细胞治疗试验,并探索可能的联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