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光明日报|重庆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生态种植富村民
    光明日报
    时间:2024-02-16 07:53

    “再拿20个菜筐来!大伙儿加把劲,送菜进城就要赶个新鲜!”新春时节,春寒料峭,水雾弥漫。天刚亮,蔬菜种植大户林世平就忙碌起来,在生态蔬菜基地“调度”务工村民采收芹菜。

    位于涪江两岸的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是一个现代化生态蔬菜基地,35个蔬菜温室大棚“列阵”江边,在晨雾中蔚为壮观。记者随同弯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兆福依江而行,一路所见都是村民忙碌采收的景象。

    “今年收成咋样?”陈兆福钻进溢满芹菜清香的大棚问,“一个大棚十亩田,一年四季都生钱。今年50万元没问题。”林世平快人快语。一旁正将蔬菜装筐的村民莫琼也笑着搭话:“谢谢陈书记介绍我到这里来打工,现在我们不出村都能挣到钱啰!”

    “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大多布局在江边,村民‘靠水吃水’兴产业,腰包越来越鼓了。”陈兆福说,弯桥村现有20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只要肯出力,不愁没钱挣”。

    沿江前行,记者很快来到刚建成半年的鱼菜共生项目基地。透明敞亮的基地大棚,一侧鱼儿游弋,另一侧绿意盎然。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这边鱼儿逍遥游,那边蔬菜绿油油。”站在直径达8米的智能养鱼池前,基地负责人用“打油诗”介绍这种新式养鱼法:智能设备将鱼池中的水过滤后,直接提供给蔬菜作为营养液,被蔬菜吸收脱肥后的营养液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

    临近中午,大雾散去。沿江返回弯桥村村委会,陈兆福给记者算起了村里的收入账:“村里新增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的鱼菜共生项目后,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万元,户均年增收3500元,预计今年还会有更多的收成。”

    回想3年前,弯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5万元。如今,村里的产业壮大起来了,有南美白对虾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蜂糖李种植等一批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0多倍。

    “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村民的腰包更鼓、村里的家底更厚、百姓的日子更甜。”陈兆福信心满怀地说。

    编辑:柏云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