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巫山县三溪两坪二期200兆瓦农(林)光互补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通讯员 陈久玲 摄
随着一声“刀闸由分到合”的系统指令发出,12月29日,重庆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山地特色光伏项目——三峡能源巫山县三溪两坪二期200兆瓦农(林)光互补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项目涉及10余个村6000多亩地,场区内地势陡峭,加之巫山高山天气多雨多雾,给施工、运输、安全、管理都带来不小挑战。”三峡能源巫山项目负责人张新星表示,项目公司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统筹协调物资,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顺利实现了项目同年开工,同年并网发电目标。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三峡能源巫山县三溪两坪二期200兆瓦农(林)光互补发电项于今年4月1日开工建设,10月30日完成首批次80兆瓦并网,12月29日完成总装机容量200兆瓦并网。该光伏电站未来25年的年均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燃煤6.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24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三溪两坪二期200兆瓦农(林)光互补发电项目与周边云层和房屋形成美丽山水画卷。通讯员 陈久玲 摄
与此同时,该项目利用“农(林)光互补”开发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通过合理提高光伏板安装高度,在板下预留充足的种植空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和牧草等多种农业种植提供了可能。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通过互补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可持续的增收途径。
近年来,巫山狠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重大机遇,通过利用荒山坡地及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项目,并积极探索“板下种植”,使之形成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的产业综合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