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传统企业通过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出海”、外国企业负责人通过大龙网跨境商务谈判舱和中国企业“面对面”交流;线下,消费者在新零售实体店最快仅需3分钟就能买到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余个国家的进口产品……
12月13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江北区、渝中区,了解重庆如何通过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搭建跨境电商线上交易平台、引入线下零售店,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驶入“快车道”。
▲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记者 刘冲 摄
“定制化”产业园生态 留住企业“脚步”
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是由新加坡阿朗斯投资集团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与重庆中新示范管理局、江北区政府、江北嘴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在渝建设的“要素汇聚、服务完备、企业集中”的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什么样的产业园才能留住跨境电商企业?这是新加坡阿朗斯投资集团主席廖洪海首先思考的问题。
“跨境电商企业有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双90后’的特征,千篇一律的环境并没有吸引力,产业园必须有适合企业发展的‘生态’。” 廖洪海说。
自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营以来,为了让企业“留下来”,该产业园通过“定制化”服务,主动对接有意愿入驻企业的需求,从公司设计到环境配套“保姆式”服务,让该产业园区适配“双90后”人才特征和跨境电商业态。
该举措不仅引来亚马逊等知名电商平台入驻,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还凭借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优势,成为内蒙古等省份开辟南向外贸通道的重点产业园区。
留住跨境电商企业“脚步”离不开人才支持。
“通过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实训基地,产业园共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1300人。”廖洪海介绍,未来,园区将构建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新模式,推进中新合作项目高质量发展。
截至11月20日,园区共服务企业(含入驻企业)数量逾80家,入驻率达到98%,出口贸易额达30亿元人民币。
▲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商务部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记者 刘冲 摄
搭建线上平台 让更多企业走出去
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商务部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公司在国内百余个城市和海外多个国家落地了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并以大龙云等数字平台为桥梁,编织了可辐射全球的数字贸易产业服务网络。
一家内陆企业,如何带领更多企业“出海”?
“大龙网其实经历了多次转型。”大龙网创始人冯剑峰介绍,“早期的跨境电商,大龙网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生意最好的时候,大家都笑称‘同事包机去发货’。”
然而冯剑峰认为,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B2C)的商业模式未来可能会让大龙网在海外发展面临巨大阻力。
于是,冯剑峰开始推动大龙网向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B2B)转变。
“企业‘走出去’首先要基于合作互利的态度,短期一城一地的得失,都会影响未来的可持续成长,唯有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共赢。”冯剑锋介绍。
全面转型B2B模式后,冯剑峰认识到海外客户的需求远远不止渠道赋能一项服务,大龙网为此推出四大赋能体系:渠道赋能、金融赋能、品牌赋能、运营赋能。
例如大龙网首创的“两国双园”模式,一头连着国内的集采中心,另一头连着一个海外服务中心,在全世界设立线上线下的服务点,为传统外贸的供应链做全流程的服务,用“一根网线”将“中国造”产品送到海外企业、消费者手中。
如今,安徽东至县的祁门红茶、重庆涪陵的榨菜等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化身为新国潮产品,销往海外。
“未来,大龙网将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布局,用互联网整合碎片化订单,将在满足国内产业带供应商生产刚需的同时,让更多中国品牌‘出海’。”冯剑峰说。
▲位于渝中区的CW新零售重庆首店。记者刘冲摄
打造线下消费场景 让消费者便捷“买全球”
今年7月,重庆首家Chemist Warehouse(以下简称“CW新零售”)线下门店在渝中区正式开业。
CW新零售创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综合零售头部企业和药店连锁企业,在全球拥有600多家线下门店。
“消费者在线下门店实地体验后通过网上下单,可快速完成企业订单申报、海关审核放行、物流快递配送等一系列流程,从消费者网上下单到海关放行,最快仅需3分钟,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买全球’的购物体验。” CW新零售负责人表示。
“引进CW新零售是渝中区积极探索‘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试点的最新案例。”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通过深化自贸试验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消费场景、集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在内的多种消费业态等举措,实现海关“审、验、放”一体化监管和企业商品“存、展、销”一站式经营。
据了解,重庆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从2016年获批成立以来,重庆按照“创模式、搭平台、育主体、聚产业、优服务”的思路,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重庆跨境电商交易额407.1亿元,增长27.9%。
近日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重庆将争取全市跨境电商年交易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0家、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家、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达到27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