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从“内卷”到“抱团” 江津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突围之路
    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伟平
    时间:2022-11-24 21:55:50

    “各位老铁!这款砖茶是公司今年新推出的包装,现在只要关注屏幕下方的‘江津硒茗·四面绿针’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就能享受109元的优惠价……”

    11月23日下午,重庆旺发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发公司)老总丁富兰客串起带货主播,直播仅三小时,就卖出了近100盒茶叶。

    明明有自己的茶叶品牌,为啥要依靠区域公用品牌来“吆喝”砖茶?

    “只有抱大腿才有出路!”丁富兰向记者讲述几年来江津茶企从“内卷”到“抱团”的思路之变。

    茶企“内卷”丧失发展主动权

    40多岁的丁富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入行做茶叶生意。30多年的摸爬滚打,见证了江津茶叶的起起落落。

    江津产绿茶有大约400年历史,现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多数茶树生长在南部山区海拔600—800米的山腰上,其中猫山茶叶最为出名。茶树生长在气候温润多云雾、土壤富硒的环境中,品种又是口感清香的老川茶,品质尚佳。在江津,靠种茶为生的茶农就有上万户,制茶、收茶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也有好几十家。

    ▲村民正在采茶。受访者供图

    但好景不长,因茶企分散经营,逐渐开始“内卷”。

    “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江津本地的茶企有近10家,但绿茶品牌却有20多个,鱼龙混杂。”丁富兰回忆,为求生存,茶企甚至低于成本抛售茶叶,诋毁对手,导致本地绿茶市场秩序混乱,茶企拼得鱼死网破。

    到后来,不少茶企只能将茶叶初加工后,低价将半成品交给知名茶叶品牌贴牌出售。苟延残喘的江津茶企,丧失了定价权,只能任人宰割,茶农的收入越来越低。

    看不到希望的茶农,有的还不愿意把鲜茶叶交给当地茶企,宁肯多费点劳力,也要卖给外地的茶商。

    借打造品牌提升茶叶品质

    “江津产出的是天然富硒茶,且种植环境好,按道理应该是市场青睐的香饽饽,怎会沦落到贴牌苟活?”当地主管部门、茶企陷入了深思。

    “过去,江津每家茶企都用自己的品牌进入市场,各自为政且恶性竞争,形成不了合力,降低了茶叶竞争力。”痛定思痛后,包括丁富兰在内的几个茶叶老板悟出了问题的关键。

    几十年来,这些茶企的加工厂大多设备简陋,只能是“初加工、加工粗”,销售渠道也只局限于散货市场,或为外地茶厂贴牌生产,利润极其微薄。而且,由于加工厂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以至于江津茶叶品种数十年都未更新。

    “要想重塑江津绿茶辉煌,只有通过品牌的力量,倒逼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讨论之中有茶企老板说。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后,当地主管部门下定决心,让茶企抱团发展,合力闯市场。

    同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对茶山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采用配方施肥,禁止使用除草剂。在加工技术上,各加工厂普遍添置了自动化设备,加工程序由过去的炒、揉两道程序,变成了蒸汽杀青、冷风冷却、一次揉捻、回潮、二次揉捻等多道程序,大幅提升了茶叶的加工品质。

    品牌导航带领茶企抱团“出海”

    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江津也在为创建品牌而努力。

    2019年元旦,“江津硒茗·四面绿针”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正式上线,当年包括旺发公司在内的7家茶企获得了这张金字招牌。

    让丁富兰欣喜的是,区域公用品牌运行不到半年,公司旗下的4款茶叶,无论在销量上还是价格上,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而且第一次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就揽下了数十万元的订单,与外地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的战略协议。

    不仅如此,在区域公用品牌的助力下,逐渐有100多家来自英国、新西兰、印度等国的海外采购商纷纷上门“问茶”,让江津茶叶走出了国门。

    此时,尝到甜头的丁富兰甩开膀子,加紧创新生产工艺,研制新的砖茶。她公司生产的茶叶还获得了富硒认证和绿色认证两个证书,其中的一款“四面绿茶”入选了重庆10大优秀茶产品,茶叶最贵单价更是从每斤三四千元提升到上万元。而江津部分茶企还通过科技研发,开发出了红茶品种,将明前尾茶和秋茶加工成价值不菲的红茶,拓展了茶叶的种类和市场。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津还将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茶园,同时,做大做强江津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推进茶产业接二连三,走出一条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产业振兴路。

    主编:邹密 | 编辑:黄熠 | 审核:戴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