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涪陵龙潭:引入社会资本,半年崛起一座蔬菜公园
    重庆日报客户端 彭瑜
    时间:2022-10-15 19:00:38

    10月14日清早,涪陵区龙潭镇余家坝,人头攒动、马达轰鸣,一筐筐蔬菜正从这里运往重庆主城。

    今年初,龙潭余家坝还是15家蔬菜大户在分散种植,有的赚了钱、有的亏了本,有的还在苦苦支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也为收取土地流转费伤透了脑筋。

    “变化缘于城市资本下乡。”龙潭镇新乐村党支部书记张伦志告诉记者,今年2月,重庆熙溪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熙溪地农业)落户龙潭镇,整体收购15家蔬菜大户种植基地,并流转1300多亩土地,打造菜臻多·龙潭·蔬菜公园(下称菜臻多)。

    连栋大棚成排、蔬菜基地一望无边,如今的龙潭镇正依托菜臻多带动建设万亩生态蔬菜基地,为重庆市蔬菜保供精心编织新的生态菜篮子。

    ▲菜臻多连栋大棚一角。 受访者供图

    提前支付下一年的土地流转费

    龙潭镇余家坝位于涪陵区西南坪上地区,平均海拔70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常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特别适合叶菜、瓜果生长,素有“坪上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

    过去,村民杨廷芳在龙潭镇龙腾社区流转62亩土地种植蔬菜。夫妻二人起早贪黑,每年有20多万元收入。但2020年、2021年接连遭遇洪灾,让她损失过半。杨廷芳坦言,单家独户种菜,身累心更累。

    在新乐村,庹彬也流转土地种植了150余亩蔬菜,经营效果不错。但他既要管生产,又要跑销售,常常是疲于应付。

    “各有各的难,哪家也不容易。”15家种植户分属龙潭镇新乐、义和、龙腾、先锋4个村居,规模大小不一,分散种植。张伦志称,这些种植户大多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新品种、新设施用得少,经营效益都不理想。他感叹,“村头一年到头都在追缴土地流转费。”

    熙溪地农业隶属的重庆果琳鑫园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果琳)资金技术实力雄厚,有成熟的销售网络,更让张伦志与村民们惊喜的是,该公司不但用700多万元整体收购15家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及设施设备,还每年提前支付下一年的土地流转租金。

    “龙潭很有发展前景!”重庆果琳负责人秦洪伟称,龙潭镇境内有成熟的农业园区,村民有蔬菜种植经验,产业发展有基础;同时该镇前往主城、涪陵、南川三地,均在50分钟车程内到达。他说,“1小时黄金运输圈,能真正做到蔬菜从采摘到售卖‘新鲜到家’。”

    初步形成蔬菜水果水产功能区

    2月24日拿下第一块地,到6月25日基地产品全面上市。半年不到,菜臻多让龙潭人看到了现代“速效农业”的模样。

    现在,菜臻多已流转1362亩土地,依托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技总站等专家资源,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无土栽培示范区、高科实验田、育苗中心、有机肥中心、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叶菜园区、茄果区、水产养殖区等版块,按照“蔬菜水果化、植物茶饮化、药材可食化、鲜花可食化、二十四节气化、苗菜一体化”要求,种植翡美人西瓜、釜山88小番茄、水果黄瓜、花丝瓜、水果萝卜等30多个蔬菜品种。

    走进蔬菜公园,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内,黄瓜、丝瓜、水果番茄等瓜果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记者摘下一根黄瓜轻咬一口,鲜嫩的果瓤汁水迸射,一股黄瓜独有的清香飘散出来。据了解,为提高瓜果品质,基地要求一根瓜藤上只结一只瓜,以求最佳品质。

    目前,菜臻多蔬菜公园已初步形成蔬菜、水果、水产三大功能区,建设有26亩连栋大棚、100亩西瓜种植大棚、120亩水果玉米、180余亩瓜果菜基地,800余亩露天高山绿色叶菜,90亩藕田、64亩小龙虾虾塘,实现日产各类瓜果蔬菜10万斤以上;与此同时还开通龙潭镇到重庆物流班车,健全从种植基地到销售终端的全供应链体系。

    ▲菜臻多蔬菜公园一角。 受访者供图

    “围绕土地健康、农产品健康、消费者吃出健康,推动蔬菜向绿色、有机、精品化发展。”菜臻多负责人杨光燕介绍,菜臻多蔬菜公园立足速效、高效、长效,引入智能化系统管理,持续往智慧农业方向升级,先后添置了水肥一体化设施、现代化连栋大棚等,正在建设无土栽培示范区、育苗中心。她表示,“以顾客为中心,菜臻多只种五星蔬菜,打造重庆中海拔速生叶菜第一品牌。”

    推动产业融合带动发展乡村游

    15家蔬菜种植基地整体转让给菜臻多后,有的转了行、有的外出打工,杨廷芳在基地当上了生产组长,每月工资7000多元;庹彬进城做了菜臻多的销售代理,收入也不错。

    事实上,菜臻多不但解决了蔬菜种植大户安置问题,当地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稳定务工。目前,基地每个生产小组负责150亩蔬菜的生产采收,安排有小组长1人、间苗采收工10人,开沟起厢管水工3人、驾驶员2人,整个基地月用工达206人。

    ▲社会资本落户,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记者 彭瑜 摄

    今年7月,54岁的汪正平回到龙潭后就在菜臻多务工,每月能挣5000多元。村民郭宗臣,因为懂蔬菜生产管理,为人忠诚、吃苦耐劳,每月收入高达13000元。

    “不只带动村民就业创收。”杨廷芳告诉记者,菜臻多的技术团队里,有农业专家、顾问向华辉,有全国劳模、蔬菜种植专家姜国强,重庆市劳模、草莓种植专家覃昌辉,涪陵区劳模、农村电商带头人杨光燕。她说,“跟着这些大咖还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前不久,新乐村争取到连栋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等项目资金1650万元,作为村集体资金入股菜臻多,形成“土地租金+用工收入+村集体分红”等利益连接机制,每年全村可分红30余万元。菜臻多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游客在西瓜种植大棚现场采摘。 受访者供图

    国庆节期间,菜臻多迎来了好几个现场采摘蔬菜的旅行团队。杨光燕称,截至目前,菜臻多已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实现了各类瓜果蔬菜的全天候供应。她介绍,下一步将以菜臻多蔬菜公园为载体,实施“鲜花可食化、药材可食化、草本茶饮化”等特色产业项目,加快推动建设劳动实践研学培训、休闲垂钓烧烤露营等农商文旅融合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吃上“旅游饭”。

    主编:周立 | 编辑:黄熠 | 审核:汤寒锋 戴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