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中药材生产如何应对高温干旱天气 这份专家指导意见请收藏
    重庆日报客户端 首席记者 张亦筑
    时间:2022-08-25 19:45:42

    近期重庆各区县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中药材生产和田间管理带来了严重影响。8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中药研究院了解到,为科学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确保中药材安全生产,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编制了《中药材高温干旱的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站长、重庆市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隆云介绍,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会对中药材植株生产及产量有严重影响。比如,当前正值我市花或果实类中药材结果盛期或后期,高温会导致菊花、佛手、木瓜、吴茱萸、银杏、瓜蒌等花芽分化发育不良、雄花率高、授粉受精不良、易落花落果,果实类膨大受阻、物质积累减少、果实日灼等。又如,黄连、黄精、天冬、白及、苍术、白术、石斛等喜荫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会因为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叶片灼伤死亡,根及根茎膨大受阻。同时,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中药材病害如日灼病、叶斑类病害发生也最为严重。

    为此,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编制了一系列中药材高温干旱的应对技术措施,从因地制宜灌水抗旱、遮阳覆盖防高温、刷白防日灼、施用抗旱剂、合理施肥促生长、安全用药防控病虫、翻耕晒土助秋种、灾后恢复防减产等方面,为中药材生产种植户支招。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专家深入一线指导中药材独活抗旱。(市中药研究院供图)

    “我们还组织专家深入到一线,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尽可能减少高温干旱天气带来的损失,保障中药材安全生产。”李隆云说。

    附:中药材应对高温干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

    市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

    一、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1.对植株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花果类药材:当前正值本市花和果实类中药材结果盛期或后期,高温会导致菊花、佛手、木瓜、吴茱萸、银杏、瓜蒌等花芽分化发育不良、雄花率高、授粉受精不良、易落花落果。果实类膨大受阻,物质积累减少,果实日灼等,严重影响产量,导致减产。厚朴、吴茱萸、黄柏、连翘等木本和灌木类药材脱叶死亡。

    根及根茎类药材: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植株灼伤停长,根及根茎膨大受阻。长时间高温干旱,导致黄连、黄精、天冬、白及、苍术、白术、石斛等喜荫药材叶片灼伤死亡,根及根茎膨大受阻。百合、白术、前胡、白芷、山药、玄参、川射干、百部、药用大黄、川牛膝、独活、川党参、姜黄等根系不太发达的一、二年生草本药材,地上部营养生长减缓或停止,根系早衰,地上分枝减少和地下根茎干死,持续高温干旱使得植株光合作用受阻而呼吸强度反而加强,干物质消耗多于积累,不利于根茎药用器官养分积累与产量形成,导致减产,严重的会出现干枯、死苗、死蔸现象。中药材产量大幅下降。茯苓、天麻菌丝死亡,茯苓菌核不膨大,天麻停止生长甚至腐烂。

    草本药材:艾草、薄荷、紫苏、青蒿等药材地上部分生长延缓,叶片干枯、日灼,减产严重。

    种子类药材:如决明子、女贞子、紫苏子等种子类药材,或以生产繁殖用种子为目的药材,如青蒿、黄连、独活、川党参、川牛膝等,持续高温干旱易导致结实率低,空籽、瘪籽率高。

    2.病虫害易发高发。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中药材病害如日灼病、叶斑类病害发生最严重。日光长时间强烈照射可造成叶片、果实和茎秆皮层及果面灼伤,组织坏死、叶片和果实脱落甚至死亡。高温干旱天气,严禁进行全园漫灌,土壤局部高温高湿可造成中药材根腐病发生严重。

    长时间干旱,会造成蚜虫、蓟马、飞虱、叶婵等刺吸式害虫爆发。春季干旱,飞虱、叶婵等会引起玄参、黄精、川佛手、枳壳、白术、丹参等中药材病毒病大面积发生。夏季及秋季干旱,有利于蚜虫、网蝽、粉虱、蚧壳虫的发生和繁育,上述害虫可导致叶片及植株生长不良,出现变黄或者落叶。

    3.耽误生产季节。长期的旱情导致川芎等中药材播种困难,或出苗不整齐,或不能及时移栽,耽误生产季节。

    二、中药材高温干旱的应对技术措施

    1.因地制宜,及时灌水抗旱。

    有沟渠的地方修好沟渠,及时灌水。对水源不足且灌溉系统不完善的山地、坡地,可架设竹管、塑料管等方式从山间溪流、河道引水灌溉。对缺水严重的基地,可以在药园植株干旱严重期,采用环卫晒水车运水等方式,进行临时紧急抗旱处理。有条件的可修建喷滴管设施与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

    除多年生成林木(藤)本药材基地外,可在清晨、傍晚采用喷灌或地面沟灌等方式及时灌溉补水。即灌即排,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对于花类与果实种子类药材在灌溉时,可以适当添加一定浓度的肥料营养。灌溉后进行覆盖,提高保墒效果。

    切忌中午高温大水漫灌,特别是菊花、蕲艾、白及、苍术等中药材中午高温漫灌会导致田间大面积发生根腐病而死苗。天麻在白天热水灌溉会导致蜜环菌死亡和大面积烂麻。

    2.遮阳覆盖防高温

    遮阳覆盖,防晒保墒。为确保黄连、竹节参、重楼、淫羊藿、黄精、白及、半夏、天冬等喜荫中药材正常生长,应及时覆盖加厚遮阳网,以达到遮蔽强光、降温、保湿的目的,为中药材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不同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植株行间地表覆盖、种植行植株浮面覆盖、单株浮面覆盖、搭架棚式覆盖等防晒降温保墒。

    地面覆盖,减蒸保墒。花果类、根及根茎类等植株间距较大的中药材,如黄精、黄连、百合、白及、苍术、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要加强畦面覆盖秸秆、稻草、杂草、防草布等防水保水覆盖措施,覆盖厚度5~7cm,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根际生长温度,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促进中药材生长。厚朴、银杏、木瓜等中药材采用树桩部地面秸秆覆盖,保持根部湿度,减少水分增发。菊花、野菊花等中药材在定植时宜采用银黑地膜或黑地膜覆盖,保持田间墒情,减少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对于林下种植的黄精、黄连、竹节参等,可砍伐林地杉针叶、树枝等就近进行地表覆盖。对于枳壳、吴茱萸、山银花等多年生木(藤)本药材,可以通过割草或地表覆盖园艺布、防草布等进行地表覆盖。

    3.刷白防日灼

    对高大木本类药材,如佛手、枳壳、山茱萸、吴茱萸、木瓜等,温度过高,不仅叶片卷曲,而且树干也会受到日灼。为了防日灼,对于树干可刷石灰水,浓度为:5斤石灰%2B25斤水%2B0.2斤盐%2B0.2斤猪油或牛油;对于阳面的叶片或果可喷石灰水,浓度为1-3%。

    4.施用抗旱剂

    叶面喷抑蒸保湿剂,以减少蒸腾作用。常用的有旱地龙、乐万家和FA“绿野”又称抗旱剂1号等。土壤施抗旱保水剂:开沟15厘米,在根际施用吸湿剂。常用的抗旱保水剂有科翰98高吸水树脂等,施后浇足水,然后覆土将沟填平,如遇雨天,效果最好,它会将吸足的水慢慢释放出来。

    5.合理施肥促生长

    高温干旱时,可结合灌溉进行追肥,追肥以“勤施薄施、少吃多餐”为原则,施肥浓度不要太高。根据中药材品种特性和生长情况,可选择喷施矿源黄腐酸钾、海藻多糖、甜菜碱等高温型叶面肥,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或结合灌溉浇施低浓度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植株抗高温和抗旱能力。同时高温干旱季节后可视田间药材长势,及时加施含氮叶面肥或复合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保产增效。

    对于罗汉果、瓜蒌等果实类药材以及前胡、莱菔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切忌长时间干旱后大肥大水,否则易导致裂果、裂根;对于薄荷、荆芥、益母草、鱼腥草等全草类药材以及黄连、竹节参、独活、川牛膝、药用大黄、白及、白术、玄参、白芷等根及根茎类药材,不要直接在地表行间撒施氨态氮肥,以免烧苗伤叶。

    6.安全用药,防控病虫

    防治日灼病措施有:补水降温,遮阳防晒和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叶片经受长时间高温直射,叶片缺水卷曲,叶斑类病害如褐斑病、黑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真菌性病害和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防治叶斑类病害的措施有:保墒壮苗,增施有机肥,补充中微量元素,使用广谱、低毒、高效农药。高温干旱天气,严禁进行全园漫灌,土壤局部高温高湿可造成中药材根腐病发生严重。

    持续高温干旱时,蚜虫、蓟马、飞虱、叶婵、网蝽、粉虱、蚧壳虫等害虫发生严重,防治措施有:保墒壮苗,及时清理落叶及枯枝,合理使用植物源农药如鱼藤酮、苦参碱和矿物油等进行防治,化学农药要选择低毒、高效的内吸性农药。

    高温天气宜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施药防治,避免因高温造成农药灼伤植株的药害情况出现。用药种类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应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色板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和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使用量。施用农药时,应做好防护,防止中暑及农药中毒。

    7.翻耕晒土助秋种

    对已采收或待新开的中药材种植地块而言,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正是翻耕整地、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的最佳时期,可用挖机或旋耕机,将土壤深翻,晒土或敞土7~15天后,再行整地做畦,为9~11月的秋种药材,准备土壤。对后茬种植百合、玉竹的地块,利用当前的高温天气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可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危害。具体做法:先清除地块中的枯枝和残茬,旋耕后开深沟起垄,利用高温或采用棉隆和石灰氮的方法进行土壤熏蒸,处理后覆膜熏蒸15天左右,敞土3天后可进行正常农事操作,并适时追施有益微生物菌剂。

    8.灾后恢复防减产

    及时清理受灾地块。高温干旱结束后,要清除药园明显枯死、坏死的药材植株或枝叶,保留切口成外斜面,以防积水腐烂切口。忌用手强掰、强扯,以便造成二次伤害。死株、枯枝、枯叶需运出基地进行集中深埋或销毁。对于整株死亡的,要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并在根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结合清园,可进行一次中耕松土。

    及时补苗补蔸。要根据受灾死苗缺蔸情况,及时补苗补蔸。对于受害较轻的,可原穴补种补播或利用分株、分蘖、分球等方法进行补蔸;对于受害较严重的,可利用育苗床育苗进行补蔸;对于受害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进行翻土重播。

    加强肥水管理。高温干旱季节后可视田间药材长势,结合中耕追肥一次,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可用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等进行叶面施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保产增效。

    主编:匡丽娜 | 编辑:黄熠 | 审核:汤寒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