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二十年沉寂 万州古红桔又“红”了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2-01-11 15:56:54 | 记者: 杨圣泉 郭浏婷 | 编辑:陈韫宇

    “高峡平湖碧波清,百里川江古桔红”,隆冬的万州,浸润着丰收的喜悦。历经近两年的提质改良,万州红桔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内果径达70mm的优质果率达到50%以上,优质优价的同时,科技赋力红桔全产业链的兴起与生态文旅小镇等农旅项目的兴建让桔农们望见了红火日子的曙光。 

    ▲太龙镇,古红桔丰收村民喜笑颜开。通讯员付作侨摄

    这既是乡村振兴的新兴之貌,更是传承4000年的古红桔在沉寂二十年之后的涅槃重生。 

    “最喜庆”水果福荫千年 

    1月10日下午4点,位于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向坪社区的优质古红桔委托代收点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边是果农们乘着三轮车络绎不绝卖桔子的,一边是外地客商开来大卡车蹲点选购买桔子的,还有的果子,未下树便被千里之外的商家视频认购了。

    ▲陈家坝街道向坪社区古红桔代收点,果农忙着分拣古红桔发往外地。通讯员 付作侨 摄

    “今年的桔子长得乖,味道甜,卖得起价。”73岁的乔大爷种了400棵桔树,最近总是天擦亮就往桔林里钻,专瞅个头大、卖相好、水分多的摘。他说,今年代收点实行分级收购,好的果子每斤能卖到一块八,按“堆头”卖给代收点或收购商,均价都在一块二左右。 

    ▲销售商孙老板通过视频订购,向客户展示古红桔果径。郭浏婷摄

    ▲销售商孙老板通过视频订购,向客户展示古红桔果径。郭浏婷摄

    乔大爷琢磨着,有了这6万斤的收成,他就能过个红火年了。 

    在向坪社区,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着桔树,哪怕是行情不景气的年份,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村民们也舍不得砍树。因为,红桔曾是万州沿江一带农户们的骄傲,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 

    据统计,今年向坪社区共出产红桔4000吨,产值920万元,人均增收达2400余元。

    “大禹治水苦,巨仞斧凿痕。神女赐红桔,奖赏三峡人。福星碧树挂,惠泽千万年”。红桔的人工栽培历史已逾四千年,它们形如灯笼,色如明焰,自古被视为“吉祥如意”“平安吉庆”的象征,也被誉为“百里长江守护神”“库区柑桔活化石”“世界红桔基因库”和“沿江农民的摇钱树”。 

    李白、黄庭坚等历史名人为此赞咏,乾隆皇帝更为色如明焰的万州红桔赐名“大红袍”。新中国成立以来,其种植与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远销俄罗斯、东南亚。在当地,流传着“宁愿给你吃两个荷包蛋,都不愿给你吃两个柑子儿”“养儿子不如种柑子儿”的谚语。

    “世界仅存”曾一度沉寂  

    三峡工程蓄水后,在红桔的传统产地中,址历千年未变、历史文脉绵延一贯、保存尚为完好的产地仅存重庆万州太龙、钟鼓楼长江一带的红桔基地,这也是世界唯一仅存的数万亩千年古红桔种群和优异基因库,可用于柑桔基因遗传性状的研究。 

    沿长江两岸39公里的范围内,保留和生长着5000余株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桔树。无论是挺立的单株,还是集结成群的片林,都颇具观赏性,形成了“高峡平湖碧波清,百里川江古桔红”的巨幅山水画卷,蕴藏着浓郁厚重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与移民文化。 

    但是,随着市场果品种类的激增、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与长江沿线大量古红桔基地淹没等原因,从上世纪末至今,全国红桔产量出现严重萎缩。病虫害、劳动力减少、种植加工衔接脱节等缘由又造成了红桔品质下降,鲜果滞销,果农们甚至出现了“挑去卖不如让桔子烂树上”的消极思想。 

    更为严重的是,尽管红桔全身是宝,除鲜食以外,还可加工成桔瓣罐头、桔子酱、陈皮、香精油、果胶、干桔络、桔罐茶等便于储存的产品,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但万州目前还没有大型红桔加工企业,果品仍以鲜销为主。 

    全产业链正冉冉兴起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行情波动,深度开发、科技赋能成为延伸红桔产业链的着力点。 

    万州区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正在引进山东等地的企业和培育本地企业对红桔进行果汁、果酒、陈皮等的加工。重庆市人社局专家服务团项目和重庆市科技局乡村振兴项目也整合了来自西南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科研力量为红桔全产业链的发展加油助力。 

    荣获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三峡果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初逸酒业年产200吨果酒,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称,采用非遗传统工艺,不添加二氧化硫进行发酵是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西南果品营养研究院院长周志钦教授介绍说,红桔的果皮是传统川陈皮的原料;果肉除鲜食外可以用于替代面粉(15-20%)做红桔面包,节约粮食;果汁可以用于做红桔果酒、白兰地和鸡尾酒;种子既是传统药材也可加工成氨基酸饮料。目前,西南大学果品营养与质量安全团队与重庆三峡学院郭冬琴教授团队已经在实验室实现了红桔果实“零丢弃”利用,已研发市场化产品3个、中试产品3个,实验室产品10余个,完成了从生态栽培、果品安全到全果利用的初步探索。

    ▲小周镇植保果树站科技特派员在古红桔提质改良基地,和果农一起查看古红桔经过提质改良后的成效。通讯员付作侨摄

    “大红袍”作为橘类家族成员,有着“纯正血统”,其果皮作为陈皮使用,亦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的马羚博士介绍说,就今年而言,广陈皮(新货)可卖到300多元1斤,而万州农户自晒陈皮单斤售价仅几元到十几元钱。令人咋舌的价格差距源于对陈皮药用价值的认识不足及粗放型加工等因素。俗语说“一两陈皮一两金”,她带领的团队正在做万州“大红袍”陈皮道地性品质评价及陈皮加工规范化研究,为提升红桔经济价值探索新路。 

    万州古红桔又“红”了

    “重庆万州古红桔传统生产系统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里的古红桔资源独一无二,要加大保护与传承。”万州区农业农村委植保果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万州现有古红桔10万亩,约占全国红桔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10万吨以上,占全国红桔总产量的50%左右。 

    ▲万州古红桔主题公园内,刚下树的桔子搭乘林下轨道系统到路边,极大节省劳动量。郭浏婷摄

    近年来,万州进一步强化古红桔种质资源保护,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推广及基础建设,促进红桔产业融合发展。为了提高桔农种植积极性,应对红桔销售中的突出问题,该区依托三峡柑橘产业集群项目,出台了2021年古红桔提质改良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古红桔购销奖补政策,由重庆三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各大销售商对提质改良区域内的优质古红桔进行收购。 

    到太龙、黄柏、大周、小周等沿江镇乡的代收点转转,随时能见到满载红桔发往外省的货车,“我刚把样品分送到西宁、兰州和银川市场,订货电话就来了。”孙老板介绍,他的销售市场主要针对西北和华北,今年的红桔很吃香,分级收购保障了高品质红桔货源充足,客户们都争着下单。 

    该区还在红桔种植区内开展“中国古红桔之乡”“万州区古红桔特色生态农业园”“万州太龙古红桔特色小镇”“古红桔文化旅游区”、长江三峡第四谷“红桔谷”等旅游示范点建设,拓展古红桔产业功能,打造“农旅结合”“果旅结合”的乡村休闲文旅图景。 

    在建的重庆小桔灯移民生态文旅小镇选址万州太龙镇,整体风格呈现出渝东北青瓦白墙的特色,为该区文旅重点项目。近日,小桔灯巴阳峡营地正式开放,游客们可在此瞰川江品红桔,感受三峡桔园和风情渔村的乐趣。 

    今日的万州桔香满园,江青水碧,桔林经济方兴未艾,正焕发勃勃生机。

    (重报集团三峡分社记者  杨圣泉 郭浏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