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璧山区七塘镇跃进村血橙基地里,累累果实挂满枝头,跃进村村支书刘崇良正在招呼几名年轻人现场直播“带货”。
跃进村是七塘镇万亩血橙基地的核心产区,发展塔罗科血橙已20多年。在柑橘新品种层出不穷的今天,塔罗科血橙品种红利早已不再,但跃进村并未通过砍树、更换品种来适应市场,而是因地制宜,迈出“接二连三”的步伐,力求让柑橘老品种重新焕发新生机。
▲2021年1月6日,璧山区七塘镇跃进村,村民正在种植基地内采摘血橙。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
依托退耕还林政策,跃进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柑橘产业。当时的村干部无意中从杂志上看到,国内从意大利引进了一种塔罗科血橙,品种不错,便四处寻找,后来从西南大学科研所引来枝条嫁接。
塔罗科血橙原产意大利,是塔罗科脐橙的一种,199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种。其特点是果肉细嫩、口味浓郁、带有淡淡的玫瑰香味,果肉中还透着“血丝”一般的红色。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红桔市场正跌宕起伏,不少地方砍掉了种植多年的红桔,改换脐橙、锦橙等品种,跃进村发展的塔罗科血橙正是当时的新品种,销量一直不错。
后来,七塘镇将血橙产业作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作为核心区的跃进村血橙基地达到5000余亩,加上周边四合村、三步梯村、阳岫村等,全镇血橙面积约1万余亩,今年投产面积预计约6500亩,预计产量将超过1000万斤,是重庆主城近郊最大的血橙基地。
“家家种血橙,户户有产业。”刘崇良说,跃进村共有1100余户3500余人,常年在家的约1700余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血橙。
▲村民正在种植基地内采摘血橙。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
20年坚守老品种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柑橘产业的兴起,沃柑、爱媛橙等新品种层出,柑橘老品种遭遇激烈竞争,不少地方砍掉种植多年的柑橘树,改换新品种。
尽管遭遇过价格下跌等危机,但跃进村却始终坚持发展血橙。
刘崇良说,原因有三:一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村里的血橙产业已成规模;二是血橙具有晚熟、抗寒、挂树期长、耐储运等特点,比如2020年冬天的低温天气,导致多处柑橘产业遭受严重损失,但跃进村的塔罗科血橙受灾却相对较轻;三是改换品种投入高、周期长,再加上跃进村在家的多是老人,已经熟悉了塔罗科血橙的管护技术。
当地还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20多家种植园,注册了“渝璧.玉血橙”商标,带动村民发展产业。
▲村民将采摘的血橙装框。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
让老品种焕发新生机
如何让老品种焕发新生机?跃进村决定走农文旅融合之路。
跃进村所在的七塘镇,有蔬菜基地、昆虫王国、云雾山樱桃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七塘镇推进集科技展示、人文体验、果蔬采摘、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全域乡村旅游体验区建设,打造了么滩院子、莲花穴院落、喜观昆虫王国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
“每年卖出去的血橙,约1/3是通过上门采摘销售的。”刘崇良说,2020年1月,七塘镇还举办了璧山首届血橙采摘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但因受疫情影响,当年的采摘节没能持续。如今,七塘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形成“血橙基地—樱桃谷—葡萄基地—蔬菜基地—艺术院落—昆虫王国“六点一线”的一日游乡村旅游线路,形成蔬菜基地引领、四季果园带动、文化院落发力的一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带动了村民增收。
此外,当地合作社还通过酿造血橙果酒,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提升血橙综合竞争力。近年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也频频出现在七塘镇,当地的血橙正为更多人知晓。
这段时间,正是璧山血橙成熟的季节。刘崇良说,今年血橙丰产,从现在起就可前来采摘了,采摘期一直可持续到今年3月左右。主城市民前往采摘可经由渝遂高速公路在大路出口下道,经璧八路到达七塘镇,然后可按照路牌指示到达血橙基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