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新地标!寸滩国际邮轮母港码头来了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12-22 16:35:22 | 记者:申晓佳 | 编辑:罗建军

    寸滩国际新城建设又有新进展!12月22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寸滩国际邮轮中心及邮轮母港站TOD综合体建筑方案。2个方案已由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分别以“龙门吊”和“金滩龙门”作为造型意向,将在寸滩国际邮轮母港营造出兼具重庆历史气质和开放包容精神的公共空间。

    ▲寸滩国际邮轮中心项目建筑效果图

    寸滩国际邮轮中心突出“会行走的城市”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寸滩国际邮轮母港重要建筑方案启动国际征集,收到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设计机构报名。此次公布的2个方案,是经中国建筑学会组织的评审专家认真评议,并上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确定的。

    其中,寸滩国际邮轮中心是推动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建设的重大功能设施和重要地标建筑,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

    项目位于寸滩港口区,占地6.6公顷,计容建筑规模6.5万平方米,其中客运枢纽1.5万平方米、商业5万平方米。邮轮中心将结合现状货运码头的改造,整体形成邮轮母港城市综合体。

    该项目中选方案由MAD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提交。项目主创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马岩松介绍,该方案将曾经遍布寸滩港的“龙门吊”作为设计构思,体现城市发展的痕迹,延续历史记忆。项目中,6个相对独立的橘红色建筑被抬升到空中,像一个巨大的行走城市,又像是一组巨大的机器人,为重庆贡献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塑造出具有文化独特性、风貌标识性,并且让公众产生好奇和兴趣的场所。

    为了高效利用地下、地面和地上空间,建筑下方的架空区域将打造草坡公园,将城市腹地与滨江区域整体贯通,把室外公共空间尽量留给市民。交通功能区则全部放在地下,与码头区有机衔接。

    ▲邮轮母港站TOD项目效果图

    邮轮母港站TOD项目将建成“开放之门、未来之窗”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邮轮母港站TOD项目是寸滩国际新城重要的交通和商业商务综合体,位于中轴线北侧、轨道9号线邮轮母港站上方,占地2公顷,计容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3万平方米、商务办公7万平方米。

    该项目中选方案由Aedas凯达环球(亚洲)、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联合体)提交。项目主创建筑师、凯达环球全球设计董事温子先介绍,建筑以“金滩龙门”造型呈现,从江面上看形似一扇门,从寸滩邮轮母港看则像一扇窗,形成“开放之门、未来之窗”空间意象。

    这一项目也强调空间高效利用,建筑设计了中轴景观廊道,顶部贯通,留下了打造空间。建筑体量稳重对称、造型简洁、标志性强,富有现代感。对城市轴线的强化,有力促进了城市门户地区标志性的塑造。

    有关专家表示,寸滩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村落梯田到集装箱码头,再到现在的邮轮母港,都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两个建筑方案在造型和色彩上,都尊重了城市发展的痕迹,有效延续了历史文脉。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大量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91家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引入了14位院士和建筑大师,有效提升了我市建设项目设计水平,增强了我市在规划建设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到重庆的规划建设中来。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城乡特色风貌塑造工作,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同时,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带动本土设计力量的提升,持续深化将城市美学、城市哲学融入规划管理,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积极力量。

    寸滩邮轮母港将利用垂直升降登离船港机体系解决水位变化难题

    当日,市江北嘴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了寸滩国际邮轮母港由原有的货运港改造为客运港的进展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寸滩国际邮轮母港的前身寸滩港是货运港。本次“货改客”港口工程,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内河流域上都是规模最大的。目前,经过7轮方案比选,港口泊位规模确定为“4+2”(即4个三峡游泊位,2个两江游泊位)。

    该负责人透露,改造工程的最大难点,是三峡库区的水位涨落,会在港口产生33.4米的水位落差。这形成了两个难点:既影响客运港乘客的上岸舒适性,也让港机难以始终保持在水面以上安全使用。

    怎么解决?据悉,市江北嘴投资集团将保留沿江796米长的直立式码头,通过水工结构改造在原有的构筑物中增加登船桥,靠岸侧增加提升单元体。通俗地说,就是在码头靠岸一侧安装了一部“电梯”,方便游客在码头内部上下。

    同时,港机设备利用传感装置和智能计算获取最新水位高度,再通过液压和插销装置,自动调节到邮轮靠泊的适应水位高度,打通船和港相连的安全通道。

    也就是说,今后游客在寸滩邮轮母港上下船,将使用全封闭的通道体系,无需爬楼梯、晒太阳,感受“登船如登机”。并且,寸滩邮轮母港还优化了游客疏散方式,确保游客安全。

    今后,寸滩邮轮母港将提供“安全、舒适、便捷、智能”的乘客体验。

    新闻链接》》

    寸滩国际新城展示中心2022年春节前建成投用

    12月22日,市江北嘴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寸滩国际新城的整体进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寸滩国际新城展示中心将于2022年春节前建成投用。

    寸滩国际邮轮母港片区规划1.6平方公里,西联“长嘉汇”历史人文风景眼,东揽“广阳岛”长江风景眼,在长江发展主轴上处于“眉心”的位置。

    规划方面,寸滩新城将保护两处约70米高的自然崖线,恢复滨长江和双溪河的岸线环境,修复至善桥与寸滩老街联接,塑造古今辉映的“寸滩八景”。在交通规划上,寸滩新城布局轨道4、9、23号线,将形成“3轨5站”的轨道交通格局,布局“3快4横6纵”道路交通骨架和特色水上巴士,打造地上地下连通、立体快旅慢游、港区城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建设方面,寸滩国际邮轮母港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按照“五年基本建成、十年功能成熟”的总体时序安排。目前,港口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在10个月内完成了港口工程18个专项论证,年底港口工程将全面开工。此外,寸滩国际新城展示中心今年8月开工,2022年春节前将建成投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寸滩国际新城设计有地上地下四层立体交通体系,布局无人驾驶、自清洁低碳道路体系、片区整体直饮水入户等,年底将实现片区路网开工。

    2022年,市江北嘴投资集团将全面推进港口和路网建设,启动片区功能开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