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为啥两次荣立三等功,就是事事冲在前、做表率。”12月7日上午,袅袅雾气萦绕中,89岁抗美援朝老兵黎永华铿锵有力的宣讲声从荣昌区直升镇“红色家园”后院传出。
这个地方曾是荣昌区老地下党员张佐成家的院坝,原为一层土胚房。2010年,荣昌区在此建起两层楼的四合院“红色家园”,集中为本地老地下党员及遗孀提供住所及照料。如今,这里还居住着老地下党员及遗孀共6人。
黎永华身着军装,佩戴军帽,胸前整齐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胸标和奖章。宣讲前,他向到场的约50名镇村干部、学生和群众代表郑重敬了一个军礼。
1952年,20岁的黎永华参军入伍,赶赴辽宁,成为一名炮兵连战士。1952年7月,黎永华赴朝,成为志愿军的一员。“我为啥要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我不怕死,怕死就不会去当兵!” 黎永华举起右手,露出食指突出关节,那是被重型大炮脚架夹伤造成的,“收脚架的时候,关节被夹断了,护士给了我一块纱布,自己缠上后继续战斗”。
▲12月7日,荣昌区“五老”宣讲队队员,抗美援朝老战士黎永华在荣昌区直升镇“红色家园”讲历史讲故事。通讯员 刘汪洋 摄
战争中,为修好一座被敌军炸断的桥,黎永华和战友奋战三天三夜,争分夺秒为前线修复了运输物资的“生命之桥”。
黎永华宣讲之后,直升镇党委书记郑修兵接过话筒,系统宣讲了六中全会精神。
“爷爷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他是真正的英雄。”直升镇中心小学4年级学生邓珈萱生平第一次从朝鲜战争的亲历者口中,听到了战火纷飞年代里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更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种子悄然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要传承直升镇的红色文化,发扬革命前辈奋勇向前的精神,以苦干实干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聆听宣讲后,直升镇万宝村党总支副书记高美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提高站位、扛起责任,推进科技兴农、创意兴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到老地下党员的家门口听宣讲,感受肯定不同。”郑修兵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在“红色家园”的后院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余场。这里住着老地下党员和遗孀,干部群众听完宣讲,时常走上二楼,与老党员们话家常,帮忙打扫卫生。老党员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不曾改变的初心本色,处处在生活起居中体现,成为伟大建党精神引人共鸣、薪火相传的“鲜活教材”。
截至12月7日,荣昌区已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113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