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邮拟建四大研究院 构建“十四五”科研创新发展格局
11月10日,记者从重庆邮电大学获悉,为构建“十四五”科研创新发展格局,该校拟建设四大研究院,促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0日,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时期,重庆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所以信息通信为特色的高校,科技创新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理应在重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贡献。
高新波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邮电大学将加快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致力于探究基础学科与学科基础关键共性问题,着力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学校也将注重从“0到1”的原始创新,激励研究人员勇闯科研无人区,形成重大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产出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
具体来说,重邮将建设“四个”研究院,完善创新体系。一是建设高等科学研究院。致力于基础学科与学科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融通创新与发展,围绕数论与代数组合、分析与几何基础、量子信息科学、力学与现代工程、信息材料科学、电磁计算与电磁传输等领域的科学问题,突出关键共性、前沿引领和颠覆性理论创新,凝练和解决一批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瓶颈性难题,每年征集并遴选一批前沿基础研究项目予以资助,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建设先进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探测与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仿真与软件技术、先进材料与前沿技术等6个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并分别成立研究中心。
三是建设前沿交叉研究院。该研究院旨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学科专业进行提档升级。统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的科研布局,对标国家自科基金支持领域,聚焦物质科学、智能与制造、生命与健康、融合科学等领域开展前沿交叉研究。
四是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重庆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方向,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套方案提出为主任务,整合校内外资源,产学研协同推动,实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和人才引育五大功能,以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智能交通、集成电路、生物信息、智慧医疗、信息材料、区块链等为重点突破领域,产出一批推动产业进步和发展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