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小康圆梦|女社长的履职答卷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8-26 20:04:58 | 记者:彭瑜 | 编辑:何洪

    远方,长江上货轮的汽笛声响彻果园港。后山,参天大树茂密,绿色一片。眼前,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蜿蜒进了山坳。

    8月22日,又一个周末,看着一辆辆小车开进山里,余国菊乐呵得合不拢嘴。

    余国菊47岁,她是江北区鱼嘴镇井池村15社社长。“公路修上山、水果能变钱,游客进山玩。” 余国菊说,“这就是我的履职答卷,也是我和村民们的小康梦。”

    ▲余国菊(左一)在为花儿浇水。 记者 彭瑜 摄

    辞工作回村履职

    井池村位于长江边上,因为果园港、鱼复工业园区建设征地,全村仅剩下14、15等5个社。

    “因为有可能继续征地,路不能修、房屋无法建,产业也发展不起来。”余国菊说,当时,很多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有的甚至全家搬离,15社20户村民,只剩下两户老人在家。“2009年,我也进了城找活干。”

    在两路城区,余国菊成了一家国企合同工。刚好工作一年,几名老党员跑到两路找到她,希望她担任15社社长,但余国菊拒绝了。

    “你不当没人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杨斌称,余国菊是高中文化,两路距离鱼嘴镇近,开会、交表啥的方便。他对余国菊说,“平时不耽搁你上班。”

    就这样,余国菊当了7年在外打工不履职的社长。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5社不在开发范围。杨斌通知余国菊,希望她回村带头发展乡村旅游。

    “当个社长,每月两百块钱,你回去干啥?”听说余国菊要辞工回老家,家人和亲友们都反对,公司领导也建议她三思。“40多岁的人了,你去哪儿找4000多元工资的工作?”

    大家说的都是实情,但余国菊不服气——井池村就在城边边,有山、有水、有风景,本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却成了荒坡空村。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余国菊说,当了这些年社长啥都没干,自己得回村履职,为乡亲们创出一条小康路来。

    ▲余国菊(左二)与镇村干部交流乡村旅游知识。 记者 彭瑜 摄

    开荒修路种果树

    余国菊到了村口,回家的路早被一人多高的茅草覆盖,田地都长满了杂草、灌木,社里大多数房屋破败不堪,天晴漏风、下雨漏水。

    “眼前的一幕确实看了心酸。” 山下就是鱼嘴镇到五宝镇的公路,但就是没有进山的路。很快,镇里决定为15社修建一条四好农村路。简单翻修了老房子,余国菊就集中精力为修建公路开展土地调整工作。“有了路就有了盼头。”

    在推进公路建设同时,余国菊看着满山的杂草与灌木,她突然发现了问题,“路通了,游客开车来看荒草坡吗?”果树要定植几年才挂果投产。她决定,修路与种植果树同时进行。

    但很快,余国菊遇到了难题,很多村民对开发征地还报有希望,不想把土地拿出来种植果树。

    “怎么办?她带头噻!”老党员龚学明说,余国菊把自己家的10亩承包地开荒出来,全种上了果树。“后来,全社200亩土地种上了李子、桃子、梨子等果树。”

    今年,近4公里农村四好公路通车后,15社的李花、桃花、梨花相继盛开,山上迎来了第一波游客。

    现在,镇里又配套15社乡村旅游,推进4公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和鱼嘴井池滨江公路设计工作;同时投入500多万元,进行饮水管网改造,7月底开始向农户供水。

    创办首个农家乐

    路上山了、水入户了,镇里又要在15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果园建长600多米、宽2.5米的人行步道。

    “ 在果园里修步道,有人不答应。”修人行步道,不但占地,还要挖果树,也不给赔偿,村民觉得不划算。余国菊开导说,有了路,方便游客赏花、采果,才留得住游客,农家乐生意才会好。有村民反问,“你开一个农家乐,看看有人来不?”

    当时,井池村正启动人居环境整治。一些村民不看好15社能发展乡村旅游,觉得整修破败的庭院,既花钱,还耽搁在外面创收。

    这一次,余国菊又带头整修庭院,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又破解人行步道“修不走”的难题。她把老公从城里请了回来,拿出积蓄,在政府补贴帮助下,把原本破烂的砖瓦房改造一新。

    青瓦、白墙,庭前鱼池、屋后果园、院坝花台等,一应俱全。余国菊还特地叫人在墙上写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几个红色大字。

    今年7月,井池村15社首家农家乐——以余国菊老公小名命名的“包二娃家庭农庄”开业,第一个月就收入2万多元。

    现在,余国菊全家都回来了,老公负责管理果园,为农庄种植蔬菜;女婿学有烹饪技术,担当主厨;女儿当起了大堂经理;余国菊自己当小工,除了端碗抹桌,她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社里的工作上。

    “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村民夏泽平身体有病,在外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他说,余国菊给了他信心,所以决定回村开始养鱼、种西瓜。

    现在,40多人回到了山上,有的开农家乐、有的种果树、有的养鱼,15社开始兴起乡村旅游。余国菊说,这就是她,作为社长的履职答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