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两江新区“链长制”怎么干:建设“10+1”产业功能区 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制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8-03 15:10:36 | 编辑:何洪

    近日,两江新区深改委印发《两江新区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工作方案》(简称《方案》)。8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在两江新区工作启动部署会上获悉,新区将建设“10+1”产业功能区,并在各功能区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链长+链主”双链制推动土地集约节约、项目有效落地、产业成链成群、服务一体高效,助力建设“两高两区”。

    图片来源:两江新区深改委

    “链长制”聚焦哪些领域

    6大制造业 4大现代服务业 1个协同创新区

    根据《方案》,两江新区将聚焦“10+1”产业功能区实行“链长制”,包括6个制造业功能区、4个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和1个协同创新区。

    其中,汽车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龙盛片区4.2平方公里未供地,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计划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2500亿元、5000亿。

    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水土新城5.9平方公里未供地,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3000亿元、5000亿元。

    高端装备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龙兴新城4.9平方公里未供地,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整机产品,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1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水土新城3.6平方公里未供地,培育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积极发展化学创新药及改良型新药和医疗器械,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100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龙兴新城1.5平方公里未供地,发展低轨卫星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配套设施、智能运载火箭等航天产业,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10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利用龙兴新城2.6平方公里未供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半导体材料、石墨烯、气凝胶等产业,到2025年、2035年,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1000亿元。

    现代金融及国际消费产业功能区将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和寸滩国际新城。到203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寸滩国际新城实现增加值500亿元。

    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功能区将加快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基地,到2035年,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会展文创产业功能区将围绕“智慧+”“会展+”,推动礼嘉、悦来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到2035年,会展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数字经济产业功能区将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汽车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数字内容等产业链条,加快建成中国软件名园。到2035年,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

    协同创新区功能区将着力打造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为新区10个产业功能区做好智力支撑。到2035年,累计孵化科技企业500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000项,带动产业链实现产值3000亿元。

    建设功能区实施“链长制”用意何在

    实现土地集中集约产业成链成群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蔺表示,在各功能区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链长制”,是贯彻党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将有助于夯实两江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实现土地集约节约、项目有效落地、产业成链成群、服务一体高效。

    例如,在提高产业集中度方面,建立产业功能区以后,新招引的项目将直接导入对应产业功能区,存量项目将在相关支持和引导下逐步向产业功能区迁移,更加注重产业的集中集约、补链强链、成链成群。

    又如,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链长制”的实施将明确一个总牵头,上下贯通、聚合资源,推动机关力量下沉,组建招商团队、服务专班,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市场主体做好服务,通过机制的不断优化促进机关部门与各大集团、产业园区在服务市场主体上实现信息对称,提高整体服务效率。

    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顺表示,产业功能区是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支撑、生活服务舒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区。“10+1”的产业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产业发展空间、生存空间、生态空间的统一:对新区“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划进行“链条化”地梳理,明确每个区的空间范围、产业布局和实现目标并写进《方案》;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则将产业与空间进行匹配;在匹配时充分考虑“政、产、学、研、创、投、融、用”八大要素的可获得性,推动产业与生态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城融合。

    “双链制”如何实施

    “链长”“链主”各司其职

    《方案》明确,“链长制”由“链长”和“链主”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链长”由政府层担纲,分“总链长”和“分链长”,是产业链的组织者、推动者。每个产业功能区的“总链长”要做好产业摸底调研、研究细分产业链条、明确“分链长”和“链主”,着力构建“一个产业功能区,一名‘总链长’若干‘链主’,一个招商团队,一个服务专班,一个专家顾问团队”的工作格局,定期开展产业链发展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发展动态,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统筹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链发展。

    “链主”由企业层担纲,包括产业链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产业协会或联盟负责人等,职责包括协同制定产业链工作计划,协同推进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的配套及落实,充分发挥好“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优势。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多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落实目标导向机制方面,《方案》要求以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推进“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推动机关工作力量下沉,围绕“园区、产业、企业、项目”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便捷高效服务;落实政策支撑机制方面,要实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快标准化工业用地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单位面积投入强度、产出强度及税收贡献机制,坚持“一区一策”“一链一策”,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园区、企业、链长、链主评价机关绩效的工作机制;落实专家顾问机制方面,要分产业链组建专家顾问团队,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战略咨询支撑机构,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