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90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玉珍:“我只是党培养的一个普通孩子”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7-03 12:46:15 | 记者:记者 何春阳 | 编辑:罗建军

    “今天庆祝我们党的生日,心里特别激动!”7月1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江北区离休干部、江北区委老干部局改制企业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玉珍,观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后,在江北区老干局组织的座谈会上饱含感情地说。

    这天,她早早地来到江北老干局,和近百名老同志们一起,观看电视直播,共贺党的百年华诞。

    一腔祝福溢心间——

    留在重庆为党庆生

    李玉珍,今年92岁,73年党龄。本应在北京现场观礼庆祝大会盛况,但因为年纪过大,怕给组织增加负担,她决定留在重庆祝福党和祖国。

    “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除了人民还是人民,只有共产党是把人民摆在最前面的。”座谈会上,说到动情处,李玉珍的眼眶湿润了。

    对于自己获得的荣誉,李玉珍将其悉数归功于党的培养教育。她说,“我只是党培养的一个普通孩子,没有党的培养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亲眼见证过众多战友用生命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她认为,作为共产党员,必须首先从党的利益出发,准备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还要有为党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她说,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不能紧跟党、紧跟时代,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在建党百年这个特殊日子,她向党深情告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到很幸福。我一定牢记党恩,紧跟党走,好好按照我的誓言,勤勤恳恳地做我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一段岁月照忠心——

    含泪为200多名烈士收殓遗体

    李玉珍如何与党结缘?

    李玉珍回忆,得从1944年说起。那时她15岁,但连小学都还没上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妇女识字班,遇到了杨老师。

    “杨老师是我的第一个引路人,他除了教我读书识字,更告诉我共产党是为劳苦人民奋斗的。”李玉珍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开始在她心里萌芽。

    “他发现我渴望进步、渴望读书后,就把我介绍到共产党开办的‘民建中学’,免我学费、包我吃住,这样我才有机会接受更多知识,接触更先进的思想。”李玉珍动情地说。

    1947年,18岁的李玉珍怀揣着一腔热血加入川东游击队,成为一名交通员,给游击队送信。为了及时传递情报,她常常不分昼夜跋山涉水。除了要避开敌人的围追堵截外,她还要独自应对穿行山间的危险与恐惧。

    尤其是夜晚,大山里杳无人烟,周围不时传来野兽的阵阵嚎叫声。“到那个环境里,就是靠信念支撑。想到自己手里的信件关系着众多共产党人的性命,好像也就不怕了。”

    有一次,她得知敌人即将包围附近山上的游击队。为尽快通知游击队转移,她直接从山里运木头的伐道一路滑下去,到达山下才发现,双腿被擦得鲜血淋漓。“当时没觉得痛,只想着一定要完成任务。”

    游击队得到情报后及时撤出,敌人以为游击队还在山上,结果是自己打自己。李玉珍清楚地记得游击队自编的一首歌:“提起那保安队,硬是呕死人,架起机关枪,提起大火炮,糊里糊涂惊惊慌慌整它几百炮……”

    因为表现出色,1948年,李玉珍在蓝蒂裕的推荐下光荣入党。同年6月,江姐被捕,组织又安排她回城里做联络员,另外帮忙照顾江姐的儿子。

    回忆起70多年前的情形,李玉珍仍记忆犹新。之后,她被安排到合川豫丰纱厂子弟校,以教书的名义在豫丰纱厂联络站工作,负责联络在重庆城和合川之间往来的同志,为他们准备合适干净的服装,提供一些基础的生活保障等。

    后来,离重庆解放还有3天的时候,发生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那次大屠杀,李玉珍的很多亲密战友都牺牲了。

    得到消息后,李玉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见残垣断壁上,到处都是同志们的遗体,地上也早已血流成河。

    看着面目全非的战友们,李玉珍悲痛万分,泪流满面。

    “但我那时只能强装镇定,做好眼下的善后工作,我们在现场守了3天,为200多名烈士收殓了遗体。”李玉珍说,今年建党100周年,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终于过上了曾经期盼的好日子,这一切,足以告慰烈士的亡魂。

    一生赤诚心向党——

    “我觉得我还年轻,还能够紧跟党走”

    重庆解放后,李玉珍被安排到市妇联工作,主要负责重庆主城各兵工厂的妇联工作,解决奋斗在一线的工人们的后顾之忧。之后,她又先后在市委党校、江北区供销社等单位工作。

    1986年,李玉珍离休,但离休不离党,这是她赤诚的想法,也是这么做的。

    为让更多人了解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近些年,李玉珍穿梭于各个区县巡回宣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要组织上安排通知我,我都很乐意参加!”虽然年事已高,但李玉珍精神状态很好,头脑清晰、口齿伶俐。

    2018年至今,她以“不忘初心,牢记党恩”“共产党员永远年轻”“一生永远跟党走”等为主题,为各级党支部书记、干部群众、学生团体等讲述红岩革命故事40余场次。

    2019年,她又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优秀共产党员巡回宣讲团中的一员,在全市宣讲报告30余场次。

    今年,她宣讲得更勤了。作为江北区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报告团成员、“708090”老干部宣讲团成员、校园红色巡讲团成员等,走进机关、街道、社区、学校,乐此不疲给大家宣讲党史。

    她的每一场宣讲,都饱含了她对党无限的赤诚和美好的祝愿。她希望以宣讲党史的方式,在建党百年之际为党献上最实实在在的礼物。

    一颗红心向党生。不忘初心、牢记党恩、紧跟党走,成为李玉珍最鲜明的底色。她说,自己还要努力学习,每天还坚持看党报,了解时事,目的就是要紧跟党的步伐。“虽然我92岁,是个‘90后’,但我觉得我还年轻,还能够紧跟党走。”真是个令人敬佩的老人。

    不因国强而懈怠,不因年迈而不为。因为信仰,共产党人永远年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