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cqrb.cn/static/images/xye.png)
![](https://app.cqrb.cn/static/images/xx.png)
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100件大事
1921年7月至8月
共产党员邓中夏、黄日葵受邀到重庆出席暑假学术讲演会。
1922年10月9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团正式成立。10月30日,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第21次会议承认重庆地方团。
1923年春
萧楚女从重庆转赴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4年9月
杨闇公参加重庆地方团,并立即起了重要作用。
1925年9月4日
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在重庆大溪沟开学。
1926年2月
由杨闇公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四川全省党的工作。
1927年3月31日
重庆各界反对英帝炮击南京市民大会在通远门附近的打枪坝隆重召开。四川军阀刘湘残酷镇压,制造了三三一惨案。
1928年2月10日至15日
四川临时省委在巴县铜罐驿周贡植家召开扩大会议(也被称作中共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第一届正式的四川省委,傅烈任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周贡植任组织局主任。
1929年12月
四川省委建立健全重庆中心区委和支部组织,将省委兼辖的重庆中心区委一分为三,省委负责人直接下到各个支部帮助其开展工作。
1930年4月17日
省军委书记李鸣珂制裁了叛徒易觉先,18日被捕,19日英勇就义。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重庆人民先后成立四川各界民众反日救国会、四川各界民众抗日救国大会等组织,连续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罢市、罢工、罢课,组织查抄日货,抗议日本侵略罪行。
1932年12月15日
红三军由湖北竹溪县进入巫溪县白鹿地区,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19日,红三军进入巫山县大昌镇,开展宣传动员群众的工作。
1933年10月
红四方面军一部和川东游击军发起宣达战役。宣达战役期间,红军攻占城口,解放城口西部地区。
1934年6月4日
红三军进入酉阳南腰界。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司令部设在南腰界,指挥川黔边、川鄂边根据地的建设。
1935年1月21日
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红一军团进入綦江石壕,佯攻重庆,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1936年2月
从中央苏区脱险后与党失掉联系的共产党员漆鲁鱼辗转到重庆,逐步形成了重庆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
1937年10月
中共重庆干部小组(会)成立,12月改为中共重庆市工委,市工委书记漆鲁鱼。
1938年6月
中共四川省工委派廖志高到重庆成立中共重庆市委。
1939年1月16日
由周恩来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
1940年1月
中共重庆市委重新建立。
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华日报》发表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2年4月3日
中国剧艺社在重庆演出郭沫若新编历史剧《屈原》,轰动山城。
1943年3月15日
《新华日报》以“中共中央召开文艺工作会议”为题,首次在国统区报道毛泽东1939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的消息。
1944年3月至5月
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组成的宪政促进会和宪草座谈会连续在重庆举行会议,董必武参加。
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携周恩来、王若飞由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194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川东特别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负责领导重庆市区和川东地区,以及川南、黔北部分地区的党组织。
1948年4月
因《挺进报》改变发行方针致使重庆市委书记副书记相继被捕叛变并出卖组织,造成川东、川康和重庆地区党组织极为重大的损失。
1949年11月30日
重庆城区宣告解放。
1950年1月23日至29日
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标志着重庆接管工作的胜利完成。
1951年1月
重庆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重庆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草案)》。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1953年11月10日
市委召开全市科长以上的党员干部大会,号召全市党员积极学习和贯彻总路线和总任务,为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1954年7月1日
重庆市正式并入四川省建制。
1955年8月6日
南桐矿区正式成立。
1956年10月30日
长寿狮子滩水电站举行第一台水轮机组发电剪彩仪式和庆祝大会。
1957年2月9日至12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访问苏联、波兰、印度等亚欧11国后回国途经昆明来渝视察。
1958年3月28日
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出席成都会议后到重庆视察。
1959年12月10日
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重庆最早修建的长江大桥。
1960年3月4日至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来渝视察。
1961年12月
长篇小说《红岩》问世。
1962年2月
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农工部长座谈会,要求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相当于初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3年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一、二次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对重庆第二次实行计划单列体制。
1964年9月中旬
重庆地区三线建设规划小组成立。
1965年9月2日
中央批准五机部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计划,揭开了兵器工业三线建设的序幕。
1966年1月20日
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
1967年
重庆机床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加工精度4级以上的涡轮母机Y3780和国内第一台高效滚齿机YB3120.。
1968年2月
人民解放军第十四研究院微型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在永川县建立。该所1982年更名为电子工业部第二十四研究所。
1969年9月25日
重庆市第一座大型钢索吊桥——朝阳桥在北碚嘉陵江上建成。
1970年10月1日
重庆电视转播台在浮图关建成。
1971年12月上旬
市委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普及教育提出了初步规划。
1972年2月21日
市革委高等院校招生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1973年10月
市革委召开轻工业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轻工业的领导,大力发展轻工业。
1974年2月
国家重点工程四川维尼纶厂正式开工。
1975年3月12日
双桥区正式成立。
1976年12月2日
市委召开30万人参加的揭批“四人帮”的大会。
1977年12月9日至10日
重庆市恢复高考制度,首批报考大学的7万余名考生,在全市13个区、县完成(除外语、音、体、美加试科目外)文化考试。
1978年4月30日
市委在重钢炼铁厂等17个厂矿企业进行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试点。
1979年2月19日
重庆创办的市属第一所大学——渝州大学正式开学。
1980年7月1日
长江上游第一座大型公路桥——重庆长江大桥竣工通车。
1981年9月25日
重庆电视台成立,10月1日起开始播送自办节目。
1982年1月1日
重庆嘉陵江客运索道建成试运载客,这是我国第一条大型城市跨江客运索道。
1983年2月8日
中央发出[1983]7号文件,批准在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1984年6月10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扩大县的经济管理权限的规定》,从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物资分配、经济技术协作、对外贸易、劳动管理、税收、物价管理、机构设置等10个方面扩大区县政府的管理权限。
1985年4月23日至28日
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市召开。
1986年9月3日
红岩机器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厂长,标志着重庆市开始试行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
1987年11月16日
我国第一个实行股份制的企业集团——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正式成立。
1988年11月11日
黔江地区正式挂牌。
1989年3月23日
重庆首次开通国际直拨电话。
1990年1月22日
重庆江北机场正式通航。
1991年4月15日至1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渝视察。
1992年5月
国务院批准重庆为沿江开放城市。
1993年4月4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四川省政府《关于建立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1994年10月13日至1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渝视察。
1995年9月25日
成渝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1996年9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重庆市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请示》。
1997年6月18日
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举行。
1998年3月1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体会议,要求重庆市要集中力量抓好四件大事。
1999年7月中旬
重庆“三讲”教育工作开始。
2000年1月9日
重庆市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会议召开,标志着重庆市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工作。
2001年12月26日
重庆市环线高速公路暨大佛寺、马桑溪长江大桥竣工典礼举行。
2002年5月21日至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重庆调研,主持召开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六省区市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
2003年11月15日
由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家蚕基因计划项目主持人向仲怀院士主持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成功。
2004年8月20日
重庆市隆重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05年10月12日
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隆重开幕。
2006年6月29日
重庆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
2007年3月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重庆发展作出了“314”总体部署。
2008年12月18日
中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挂牌成立。
2009年1月26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把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2010年6月18日
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
2011年3月19日
渝新欧铁路顺利通车,标志着中国向西直达欧洲的陆路国际贸易大通道全线贯通。
2012年3月31日
全长800多公里的渝湘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重庆主城到湖南长沙缩短为8个小时车程。
2013年3月25日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正式运营。
2014年8月20日
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使重庆市成为国家通信网络架构中10个一级节点之一。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运营。
2016年1月4日至6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两地”目标。
2017年4月1日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2018年3月1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对重庆提出了“两高”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
2019年4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重庆,针对全党提出了“能”“行”“好”的重大命题,并对重庆作出了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
2020年1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年4月15日
重庆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