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来自招商公路重庆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消息称,重庆首个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管控平台已经上线运营,辖区G5021石渝高速和G75渝黔高速所有隧道实现智能化管理,1400余个摄像头可实时监控,一旦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最快48秒内就可“一键”下发指令,高速公路情报板、车道指示灯就可自动显示告知驾乘人员高速公路相关通行信息。
重庆日报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40块大屏幕实时滚动,将G5021石渝高速和G75渝黔高速重庆段共约170多公里的路况“一网打尽”。
据介绍,相较于高速公路其他路段,隧道突发事故多,事故处置时间比较长,应急救援难度也比较大。而传统隧道由于信息化建设存在标准不统一、分系统独立控制,系统资源整合程度低等问题,导致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效率低下。
重庆沪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庆渝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英表示,该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管控平台包含综合监控、设备管理、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平台管理、数据可视化大屏6个功能系统,采用了一隧一预案对事故类型进行分类,实现了隧道的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总体来看,该平台的投用,让隧道设备控制和信息报送时间缩短30%,道路清障救援处置时间缩短12%。
“传统的人工巡查高速隧道,全线20座隧道需要几个小时,现在半小时就可轮巡一次,全路段三小时轮巡,工作人员可及时、准确掌握各路段运行情况,隧道救援效率明显提高。”祖英表示。
以羊鹿山隧道为例,应急事故发生后,需下发的隧道设备控制指令,包括信号灯、车道指示器、隧道照明等共78项,采用传统人工方式下发指令约需8分钟,该平台可以实现“一键下发”只需约2分半。
此外,隧道照明也实现智能化控制,隧道灯光可按照白天、傍晚、夜晚等多模式,提供进出隧道自适应亮度环境,较传统可节电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