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五一”假期 重庆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施工忙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05-02 19:09:04 | 记者:杨永芹 廖雪梅 | 编辑:何洪

    ▲5月2日,在渝湘高铁彭水清水坪乌江特大桥建设现场,工人放弃假日休息,加紧施工。 特约摄影 赵勇 /视觉重庆

    “五一”假期 ,我市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者放弃休假时间,坚守岗位,奋战在施工一线,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早日建成通车,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渝湘高铁钢结构加工厂

    钢筋有了“身份证”

    5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巴南区惠民街道辅仁村——中铁十一局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黔江段站前四标钢结构加工厂。这座蓝色主色调的钢筋智能加工厂,占地21亩,承担着约24公里路基、桥梁、隧道所需的钢筋和型钢的生产。

    “‘五一’假期,施工点不‘打烊’,我们也必须全力以赴生产保钢筋供应。”厂长李加灿表示,该厂1个月能生产1800吨钢筋。

    记者走进厂内,只见原材料区、半成品区、生产区、合格产品区等有序地排列着,各条钢筋生产线上,机器飞快运转,随着自动切割、弯曲加工等程序,各种型号的钢筋就成型了。

    李加灿称,以前, 每个工点都要配备一个临时露天钢筋加工棚,现在12个工点的钢筋集中加工,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

    在钢筋笼生产线上,焊工张伟正在检查成品的钢筋笼质量。他称,智能化生产,让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以前他们要负责钢筋拉伸、焊接等全过程生产,现在只需对焊接不均的钢筋进行焊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现在一台机器只需2人负责,1小时能生产1个钢筋笼。而以前6个人、3小时才能生产一个。”李加灿表示,整个工厂只需60人,如果按照传统生产的话,则需二三百人。

    智能化生产,也让成品的钢筋有了“身份证”。记者看到,每捆加工完成的钢筋上都绑有一个二维码,随手扫描其中一个,手机上就会显示出这批产品的规格、尺寸、使用部位、生产日期等信息。

    “有了‘身份证’,运输人员只需拿手机一扫,便可知晓,避免运输过程出现张冠李戴。”李加灿表示。

    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黔江段是国家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夏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60多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全线设8个车站,建成后,中心城区到黔江车程不到1小时。

    铁路东环线樵坪山隧道

    600多人奋战在一线

    在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简称铁路东环线)全线最长隧道——中铁二十局樵坪山隧道施工现场,则是另一翻忙碌景象。

    隧道内,机械轰鸣,大型二衬台车像一道屏障矗立在隧道最前端,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是项目部专门定制的智能二衬台车。”现场技术负责人指着台车表示。

    樵坪山隧道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承建,全长7568米,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的进出口分别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和南岸区长生桥镇。

    为何要专门定制二衬台车?现场技术负责人称,因樵坪山隧道段原规划设计是采用隧道+桥梁+路基的方式,受重庆东站设计变更的影响,为减少用地、节约投资,新方案将重庆东站左右联络线引入隧道建设。

    “增加这两条联络线,隧道作业面自然就增大了,隧道跨度由12.78米,分别增加到19.77米和24.53米。”现场技术负责人称,这也给隧道混凝土浇筑带来困难。传统的二衬台车作业面太小,无法满足隧道全断面混凝土浇筑,定制的大型的二衬台车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隧道衬砌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为确保隧道如期贯通,全隧施工人员和设备增加一倍。“五一”期间,4个工区、共6个工作面,130多台机械设备、约600人,24小时不间断施工。项目部还通过前期施工方案的优化,增加隧道施工进度。

    “施工断面增加,项目部同时也加大日常巡查和监控两侧力度。”现场技术负责人称,隧道大断面由以前每10米设置一道监控点缩短至每5米一道,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等先进技术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目前,樵坪山隧道施工推进顺利,已经开挖5900多米,预计今年10月贯通。

    渝黔高速扩能项目万盛段袁玮琳:

    “用劳动的方式过节,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5月1日清晨5点,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四分部一工区经理袁玮琳已被闹钟叫醒。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从事高速公路、铁路建设12年,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袁玮琳当天上班的第一站,是去万盛段温塘村特大桥,查看预制T梁架设与连续梁施工情况。 他检查完大桥施工作业,又去了平山产业园特大桥、南桐互通。这段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起伏大,跨铁路、高速路、省道,施工难度较大。“我每天都要检查项目情况,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心里才能踏实。”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用劳动的方式过节,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袁玮琳说,“五一”当天,共有400多名建设者像他一样,奋战在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工地上。

    ▲5月2日,渝黔高速公路扩能工程重庆万盛段温塘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坚守岗位抓紧建设。特约摄影曹永龙

    渝黔高速公路项目是重庆向南出海大通道,起于绕城高速中兴段,经巴南区、綦江区和万盛经开区,止于小张坝附近省界,与崇遵高速扩能工程相接。该项目全长99.83公里,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其中,万盛境内段全长约28公里,设有平山枢纽互通、青年互通、关坝互通和万盛服务区。

    截至目前,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万盛段主线路基基本贯通,全线进入路面水稳混合料摊铺,年底全线将建成通车,届时从重庆到贵阳的行车时间,将从现在的4个多小时缩减到3个小时左右,万盛由此将拥有三条高速公路出境大通道。

    渝湘复线高速

    付家屋基大桥预计9月架梁

    5月2日约11时,重庆日报记者在渝湘复线高速南川段中桥乡燕呜村中铁北京局付家屋基大桥施工现场看到:一排排桥墩依坡而建,矗立地两山间。

    灼热的阳光洒向地面,大滴大滴的汗珠顺着施工人员的脸颊流下来,他们无暇擦拭,各自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绑钢筋,有的在安装模板,有的在浇筑混凝土……

    付家屋基大桥全长535米,共有18跨、设有105根桩基,目前已经完成90根桩基的建设。“施工最难的是位于山谷的8个桥墩,桥墩“身高”52米,相当于18层楼高。”中铁北京局巴南至彭水段4标工程部负责人张鹏表示。

    由于这8个桥墩”身高“太高,不能像其它墩一样建成圆墩,只能修成方墩。“方墩,一次只能浇筑4米混凝土,而圆墩则能浇筑6米,因此增加了施工时间。”张鹏表示,为确保大桥今年9月架梁,节日期间,60多人值守一线施工。

    而在中铁北京局香树岭隧道出口,随着左右幅进入进洞施工,项目部也进入大干阶段。项目部采用智能二衬台车和自动打眼(炮眼)机打眼等先进施工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

    中国中铁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表示,为确保全线如期通车,“五一”期间,项目部530余人奋战在一线,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是重庆连接湖南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总长285公里左右,2020年开工,建设工期4—6年。全线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目前渝湘高速通行压力,推动沿线经济及旅游业发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