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重报调查|60岁的护工,你愿意请吗?——重庆护工市场调查

重庆日报全媒体 李珩 2021-03-29 20:52

大足区铁山镇敬老院,护工正在帮助失能老人散步。(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 齐岚森 摄

在患者无意识地呻吟中,陈渝蓉几乎一夜未眠。3月19日早上6点,她起床后将冷水泼在脸上,让脑子能清醒一些。

陈渝蓉今年60岁,在重医附一院骨科当护工。干了十多年,这两年她觉得身体明显不如以前。

“我们也想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可护理病人的工作又苦又累,年轻人不愿干呀!” 天杰后勤管理有限公司副总李雪峰坦言。

随着病患及家属对专业护工需求的与日俱增,护工存在哪些问题?即使是“正规军”,护工公司面临怎样的难题?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门槛低,多数护工年龄集中在45—55岁

“我们公司多数护工的年龄集中在45岁—55岁,60岁以上的护工也不在少数。”李雪峰说,来自农村的较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 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护工占88.7%,来自农村的占53.7%。成员构成复杂,做护工之前职业分布中,务农比例最高,占48.5%,企业职工占 10.5%,个体经商占6.1%,其他占34.9%。

“重庆的情形也差不多,来自农村的占比可能更高。”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蒲川说。

在我国,护工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住院患者对陪护需求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医疗机构增加护士数量,已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陪护、生活照料需求,因此护工行业逐渐出现。但由于我国没有出台统一的护工准入标准,因此进入该行业门槛低。

“正因为门槛低,导致护工素质普遍不高。”重医附属永川医院护理部主任程绪容说,看护患者其实是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如果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其接受相关专业知识能力差,会导致培训难度增大且效果不明显。

专业性遭质疑,持证上岗比例不高

记者走访发现,更多病患及家属质疑的是护工的专业性问题。

“入院前还好好的,双脚竟然被烫伤,不知道怎么搞的。”说起去年底在一家三甲医院的经历,杨强(化名)气愤不已。

他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称:“老人入院时可步行入院,在办理入院情况记录时明确告知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因护工缺乏专业护理经验和知识,不知道糖尿病患者四肢对于温度的察觉较弱且不能浸泡热水,当晚用高温热水浸泡双足长达十余分钟。直到第二天早上医生巡房才发现老人双足轻二度烫伤。”

这种情况也并非个例,虽然护工公司一般买得有商业保险进行赔付,但如果是散工,可能就面临赔偿问题。

这说明护工目前的专业性,离医院和患者家属的要求还较远。

记者调查发现,相当部分护工是“速成”,仅培训一两天即上岗,有的甚至没接受过任何培训。

“起初是经人介绍入行的,后来边看边学,慢慢积累了一些陪护经验。”在市人民医院当护工的林阿姨告诉记者。

虽然我国早在2009年就已推广卫生行业护理员(护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但在我市持证上岗的护工比例却不高。

一项调查显示,护工岗前培训并不理想,未参加任何岗前培训的占52.4%。普遍来说,其对医院感染知识比较缺乏,平均知晓率为 4 3 . 8%,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知晓率为7 0.8%, 43.1%的护工知道接触血液、体液要戴手套,对针刺伤的正确处理知晓为27.8%。

重庆市护理学会理事长赵庆华表示,我国没有具体政府部门负责管理护工行业、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这也导致护工工作界定难以明确。

据业内人士透露,以患者鼻饲为例,操作地点如果在家里,操作对象是患者家属或保姆即可;如果在医院,原则上应由护士完成这部分工作,但现实是,很多护工都曾为患者进行过相关操作。由于没有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管理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护工的工作内容是否合理。

瞄准农村剩余劳动力,“金溪护工”品牌逐渐叫响

“这个工作要照顾患者起居,洗脸擦背,处理大小便,后来干的年头久了,我还学会了为患者吸痰、换药敷药、康复按摩等比较专业的护理工作。”陈渝蓉说,这份职业虽辛苦,但收入还是不错,一个月基本上有6000多元,活多的时候有1万多元,所以还是挺满足。

不过,她身边也有不少人不干了,“毕竟护工还是累,年龄大了就干不动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护工流失率约在30%,如果在春节假期或是农忙期,流失率会更高。

怎么办?“金溪护工”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前几天,44岁的喻登会在金溪镇卫生院做了核酸检测,春节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她准备回黔江区中心医院上班。作为五星级“金溪护工”,她很是抢手。

“我现在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喻登会曾是建卡贫困户,两个孩子要读书,仅靠丈夫打零工,日子过得很拮据。在黔江当护工后,喻登会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有了保障,丈夫也没以前那么辛苦,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喻登会说。  

“相对来说,我们公司护工的队伍比较稳定。”重庆健之情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兼执行董事田维仙说,因为“金溪护工”从成立之初就与扶贫紧密相连,在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的帮助下,他们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为专业护工,并推荐到各大医院上岗。这些人多是贫困户,有脱贫的内在动力。

据田维仙介绍,“金溪护工”会在黔江华光学校培训12天,经考核合格后再到临床以“老带新”的模式实习,实习后通过考核才能持证上岗。

如今,该公司已培训212名护工,在重医附二院、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市十三人民医院、黔江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上岗,成为重庆响当当的扶贫品牌。

专家建议将护工纳入职业范畴

“因护士配比不足,促使民间自发形成护工这一盈利性行业。”蒲川说,在我国,护工这一职业尚未明确是否属于正规职业范畴,是介于家政保姆与医院护士之间的临时辅助性勤务人员,所以相关部门应首先将护工纳入职业范畴。

他建议,医院与护工公司在明确权责的前提下,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护工进行业务培训并给予实习机会,并进行严格监管。

事实上,护工行业发展受到多方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医院(护理部)仅对护工公司开展管理和评价,缺乏对护工的工作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朱同玉建议,应根据护工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培训的同时加强实践培训,可在区域内选定权威医疗机构与培训机构,共同建立培训实践基地,为护工专业化培训和实践提供场景与操作机会。除此之外,朱同玉还建议加强护工分级管理、护工日常监督,并建立护工公司的质量考评体系。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卓则认为,可以考虑将护工作为一种专业纳入职业教育中,以培养专业化队伍,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使该群体“后继有人”。


编辑罗建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