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转设揭牌仪式在永川举行。
学校原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一所有16年办学历史的独立学院。转设,意味着脱离重庆大学这一母体学校,成为一所完全独立的院校。
学校有着怎样的办学历史?在教学和育人方面有什么特色?3月26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这所学校一探究竟。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实训室、学生志愿活动及国际交流活动照片。(学校供图)
传承精神,校址建在原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旧址上
中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永川诞生、热火朝天的 “三线”建设情况……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记者踏进了全国首个关于中国集成电路创业史的陈列馆。
一张张老照片,以及部分影像资料和历史实物等,充分展现了中国集成电路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1968年,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24研究所(简称1424所)落户永川。如今的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正是在原1424所旧址的基础上建设的。
“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集成电路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奉献,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创造了我国多项‘第一’。”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校长杨天怡教授介绍,2016年,学校、永川区政府等联合打造了陈列馆,目的正是为了传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全体教职工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努力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原1424所的实验楼、科研楼……现在分别是学校的第二教学楼、行政楼等教学办公用地。每年,学校进行新生入学、党史教育、反腐倡廉等主题教育时,这些都是重要的学习基地。
杨天怡介绍,16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借助重庆大学在土木、建筑、电气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及重庆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的支持,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成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建类、机电类、经管类和传媒艺术类4个特色专业群。
目前,学校的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是重庆市特色专业;形成 “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工、管、经、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密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有12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
VR虚拟现实资源中心、多旋翼飞行器应用技术实训室、智能工厂创新中心、空间信息可视化综合实验室……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有120余个土木建筑类、电气信息类、机械设计类、人文艺术类等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余杭告诉记者,学校不仅拥有众多创新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还成立了科技创新协会、机械制图协会、无人机协会、工业机器人协会等数十个学生社团;建筑、土木工程、艺术传媒等多个学院,还经常举办“茶山论建”“图沐年华”“艺路同行”等分享研讨活动,开阔大家的眼界、思维。
学校首届毕业生吴书柱是一个创新创业典型。
出生于1985年的他是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参加了学校多种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能力。”吴书柱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毕业后扎根璧山农村,关注生态农业,带动村民致富。如今,他创办的重庆市蜀都农产品股份合作社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打造了“东方锄禾”生鲜农产品品牌,吴书柱本人也荣获农业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以赛促学。近年来,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省市级大赛,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奖项300余项,在2019“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获得一等奖;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选拔赛中获得1金、3银、3铜;在第一届全国新零售买手创业实战大赛中获得西南赛区二等奖2项。
国际化办学 近百名学生进入世界名校深造
国际化办学,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又一大特色。
现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侯若愚,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2015级建筑学专业学生。去年6月,她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卡迪夫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和利物浦大学5所海外院校的offer。
如何进行考研准备?如何申请国外名校?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鼓励学生考研或留学深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近年来,学校为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英国杜伦大学、加拿大皇家大学等数十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海外院校库资源;开展本(专)硕直通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助力学生牵手世界名校。
“每年新生入学季,国际学院会开展沉浸式英语教学和国际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并且把英语教学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郭建礼介绍,学校进行国际社区学生管理,通过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举办“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项目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目前,学校已帮助近百名学生顺利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
大学兴则城市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发展上始终注意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董事长刘学民介绍,学校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2014年成为教育部“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参研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单位、首批重庆市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转设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为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刘学民告诉记者,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今年已开工建设,占地800亩。今后,学校的发展势头和前景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