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共创农产品“好滋味” ——写在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暨第二十届西部农交会闭幕之际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11-30 19:38:33 | 记者:记者 陈维灯 | 编辑:陈韫宇

      ——写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闭幕之际

      嘉陵江畔,华灯初上。

      宛若一只巨型蝴蝶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在四天的繁华与热闹后,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夜色中落下帷幕。

      作为农交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展商和采购商数量最多、展品品类最全的一届展会,四天时间里,展会吸引线下入场观众30万人次,线上云观展观众5000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总额3.5亿元。

      不仅如此,本届展会期间共组织87场贸易活动,交易总额418亿元,比上届增加37亿元,增长9.8%。

      重庆用这样一场盛会的成功举办,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我们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市场机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迸发出的蓬勃生机,展示了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农交会城口展厅,市民正在购买腊肉。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产业兴旺 品牌强农

      四天时间里,以展示重庆特色品牌农产品为主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S1展馆尤为热闹。渝北、江北、万盛等39个区县和经开区,在此展示展销了7000余种重庆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带着乡野的气息而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产业兴旺是乡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近年来,我市重点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等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集群,目前面积累计达到3100万亩,预计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可达4500亿元。

      S1馆潼南展区,“柠檬之都”四个大字下,琳琅满目的柠檬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一颗小小的柠檬,现摘现卖最多几元钱,但在潼南,小小的柠檬变成了柠檬饮料、柠檬即食片、柠檬糕、柠檬料理汁……通过深加工,其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潼南柠檬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营销、研发等全产业链格局,柠檬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帮助5万余农民脱贫增收致富。

      四天时间,南川带来的特色米、酒、竹、茶系列产品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市民光顾。“南川此次参展共计11家企业,带了20余个产品,其中涉及绿色食品企业3家,绿色认证产品6个,富硒产品6个。”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川共有“三品一标”产品117个,产量达26.63万吨。

      优秀品牌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农交会还发布了全国农业企业行业TOP10龙头品牌,重庆有4家企业上榜 。

      近年来,重庆各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农业工作重心由生产端向市场端调整。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的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已达590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累计有效授权产品238个企业499个产品,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涪陵榨菜、奉节脐橙、荣昌猪、永川秀芽、巫山脆李等区域品牌溢价逐年升高,2020年,品牌价值分别达147.32亿元、182.8亿元、36.81亿元、21.98亿元、19.08亿元。

      此次农交会上,这些品牌农产品成了客商和消费者追捧的“俏货”,这彰显着重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体现着农业生产由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

      ▲市民们高兴地提着在农交会上购买的特色农产品回家。特约摄影 钟志兵

      展示脱贫攻坚成效 “渝”见小康“模样”

      四天的时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赴这场特殊的重庆之约。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不仅如期举办规模空前的盛会,更加意味深长——

      在本届农交会举行的前几天,一则来自贵州的消息,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经济的“寒冬”感受到了无比温暖——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它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于是,本届农交会上举办的全国产业扶贫成就展,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检阅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张成绩单。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花椒参展商邓行行带来了八个花椒产品。八个花椒产品的背后,有如下数据:2020年贞丰全县花椒挂果面积4.5万亩,产量达6000吨,产值约1.2亿元,覆盖农户5742户22980人。其中,贫困户1725户6931人,户均实现增收6300元。

      陕西安康市带来了贫困户种植的茶叶和香菇。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拥有“陕茶1号”种苗繁育基地650亩,自建和辐射带动建成生态示范茶园1万余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97户、752人,户均增收5000元;安康市茨沟“香菇小镇”建设项目按照“龙头企业+合作伙伴+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茨沟香菇小镇为中心,辅射带动大河、谭坝、中原、紫荆、叶坪等周边7个乡镇产业脱贫,户均增收近两万元。

      如今,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30多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在重庆,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农村“三变”改革,目前全市产业到户46.7万户,贫困户覆盖率90%,14个国家贫困区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044元增加到2019年的13832元,年均增长11.7%。

      重庆的脱贫成果,在这次农交会上,得到了全面的检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在本届农交会上,我们已能窥见小康“模样”。

      ▲农交会现场,商客正在品茶。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物美价廉的内蒙瓜子受到市民追捧,当天卖出万余袋。特约摄影 钟志兵

      “黑科技”助力  美丽乡村美美与共 

      在农交会开幕当天举行的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数字乡村发展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全域空间种植技术、智慧农场精准农机技术等10项“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乡村。

      论坛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题的关键阶段,要让数字乡村建设驱动乡村振兴,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有效衔接,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化装备应用和农机智能化改造。

      此次农交会,就展示了我国乡村建设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卫星种菜、AI捉虫、无人驾驶的农用车、机器人管理的养猪场、搭载5G网络的智慧农业应用、无人农机搭配北斗导航、一体式化粪池……这些智能化的“黑科技”,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农村的认知。

      ▲市民们正观看农业智慧产品,对用于农业生产的大型植保机产生浓厚兴趣。特约摄影 钟志兵

      走进重庆国际博览中心S5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美丽乡村……这里展示的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一批样板模式逐步显现。

      ▲农交会渝北展厅,裸眼3D展示农机作业场景。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如今,重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5%以上,累计改建农村户厕8.95万户、公厕213座,完成4994公里污水管网建设,累计建成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409座,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169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部分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未来的乡村,是现代化的乡村,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透过此次农交会,我们看到,乡村振兴,正在从“蓝图规划”变成美丽的“现实画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