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孙金鑫:让学生对劳动形成幸福记忆,而不是苦和累、脏和乱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匡丽娜)11月27日,首届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在重庆市人民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校长代表将围绕新时代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
本次峰会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渝中区人民政府、《中小学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孙金鑫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引发共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孙金鑫 记者 卢越 摄
孙金鑫:
本次峰会以“共话劳动教育·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抓住目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加强学术引领,交流改革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关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中小学在推进实施新劳动教育时,要把握住几个“新”:一是新时代要求;二是新责任担当;三是新内涵理解;四是劳动教育的新发展样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问题性。我们知道所有教育政策的出台都是基于某些政策的需要而推出的。我们说党和国家重新将劳动教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就是基于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失等问题所提出的,我们是要基于这些问题设计如何开展本地、本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热热闹闹走形式、大大方方走过场,我们要向现在与会的这些学校,包括人民小学在内,要让孩子们真学真用真出汗、真出彩。
第二,儿童性。我们要基于儿童需要开发与新时代儿童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让学生们爱动、爱劳、爱用、爱学,让他们对劳动形成幸福的记忆,而不是苦和累、脏和乱。
第三,动作性。虽然智力劳动也是劳动,但目前我们突出的问题是技能和体能的缺失,所以当前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可能重心不是脑力劳动教育,也不是益智游戏,而是要进行跟肌肉相关的体力劳动,动脑动手相结合。我昨天提前一天来了,在现场看了一下人民小学准备的情况,我觉得他们准备了很多实际上都是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相结合,我想与会的嘉宾和领导、代表们等一下参观的时候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切身的认识。
第四,系统性。既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劳动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今天劳动关系学院能跟我们一起主办这个会,能够想到大中小学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是非常难得的;也包括领域上的丰富性,各个学科和领域都要参与,我们说“五育并举”,劳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包括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家庭、学校、社会力量都要整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