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3000余幅(件)照片和实物 讲述重邮70年发展征程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10-13 17:58:05 | 记者:李星婷 解小溪 | 编辑:王君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星婷 解小溪)10月13日,重庆邮电大学校史展览馆经半年多的升级改造后,重新开馆。10月17日,该校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该校史展览馆共7个展厅、3000余幅(件)照片和实物等,讲述了重邮70年的发展征程和在通信领域的辉煌成就。

      重庆邮电大学肇始于1950年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几易校名,几经波折,筚路蓝缕而奋勇争先,历经磨难而奋进不止。以叶云章、沈毅力、郭长波等为代表的一批老红军先后成为学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铸就了学校以红色基因为核心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核。70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发展邮电通信事业、振兴民族信息产业为使命,赢得了“中国数字通信的发祥地”和“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美誉。

      开馆仪式上,该校校长高新波教授、老校长聂能教授共同为校庆纪念图册《初心系国脉 奋进i时代——重庆邮电大学图志(1950-2020)》做发布。

      重庆邮电大学校史展览馆经升级改造后,共由7个展厅组成,建筑面积约1000平米,采用120余块展板,20余个展柜、展箱,6个电子展示屏,2个雕塑,近3000副照片和系列与学校发展、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相关实物组成。

      历史沿革厅内,电话机等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相关实物见证了重邮在通信领域的贡献和发展;专题厅内,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5G体验区人头攒动,当“毕业墙”输入年份关键字后,当年的毕业照就出现在电子显示屏上,让校友们仿佛一下回到青年时代。

      “学校建设和升级改造校史展览馆是构筑全体重邮人共同记忆、凝聚重邮人文化共识、打造重邮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发挥校史校情育人功能、反映科技进步进行科普教育的的重要窗口。”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李林表示,校史馆升级改造“更加突出学校的红色基因和郭长波等老一辈重邮人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新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展馆中的运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突出邮电信息通信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邮校史馆部分宝藏展品

      军号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通信兵诞生80周年之际,军总参谋部通信部赠送给重庆邮电大学的限量版纪念军号。

      哈佛大学毕业证

      这本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属于工作于该校的刘宜伦教授。其有有中国通信网络理论奠基人之称,他带领重邮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脉冲编码通信设备及其系列配套仪表。

      全国科学大会奖奖状

      这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重庆邮电大学研制新中国第一套数字通信设备及其系列配套仪表而颁发的重量级奖状。

      3G样机和通芯宝

      2000年重邮参与制定的TD-SCDMA标准(无线通信国际标准)被确定为国际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2003年6月,该校独立成功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款TD-SCDMA(TSM)手机样机;2005年10月,该校成功开发出世界第一颗采用0.13微米工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通芯一号”。

      后来,成功服务北京奥运的TD-HSDPATCN230型高速无线上的网卡,就叫做通芯宝,也是重邮自主研制的。

      首届毕业纪念章

      这枚本科毕业纪念章是首届重邮本科毕业生的珍宝,由1959级校友、学校图书馆原馆长徐庆泰夫妇捐赠。

      该校首批本科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参与中国第一颗弹道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外弹道测量与安全控制系统火箭上分系统研制与开发的黄成芳;研制出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助力我国第一条跨海数字微波电路和国产全固态化34Mbt/S数字微波电路建成的杨廉斯;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研发、曾获得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的刘有虞等杰出校友。

      北京奥运火炬

      这支祥云奥运火炬模型是2008年“奥运年”,由该校2006级校友、“奥运火炬手”卢涛捐赠给学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