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沙坪坝区新生村社区书记杜秀丽 居民没安置好,端上“铁饭碗”我也难心安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0-09-03 19:26:00 | 记者:罗芸 | 编辑:陈韫宇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罗芸)“今天第一天‘上岗’,感觉怎么样?”9月3日中午,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新生村社区书记杜秀丽看到居民谢朝阳刚从公益岗位上“下班”,老远就笑眯眯地打招呼。

      “有‘感觉’。感谢杜书记推荐,我才找到这个过渡工作。”谢朝阳笑着回应。他家在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峰过境时受灾,灾后杜秀丽帮他联系了公益岗位。

      在这次洪水中,新生村社区是街道受灾最严重的社区,累计转移175户共两百余人,无一人伤亡。

      待杜秀丽走远,谢朝阳小声地向记者打听:“杜书记考公务员考试成绩出来没得?”

      在社区工作了9年的杜秀丽,今年报名参加了“重庆市2020年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录用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是8月22日。但20日凌晨到来的洪峰,打乱了她的计划。然而受报考年龄限制,今年又是她最后一次考公务员的机会。怎么办?

    (5154723)-20200903192708.jpg

      ▲杜秀丽(右)正在了解受灾居民谢朝阳在公益型岗位工作第一天情况。记者罗芸摄

      18日深夜,挨户通知转移

      8月18日晚近11点,杜秀丽还在灯下复习,突然接到洪峰将于27小时后通过的紧急通知。

      这个消息让她的心一下揪紧了。14日,她已请好年假,准备“窝”在家里备考。杜秀丽是新疆人,2011年进入社区工作。家里长辈总念叨着,希望她能考上公务员、端上“铁饭碗”。

      稍稍迟疑了一下,她合上书本,出门通知同事们分片挨户通知居民转移。

      18日晚11点40分左右,杜秀丽正在社区海拔最低的步月村挨户通知。这时,她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辖区内胜利村92号居民陈婆婆,非要亲耳听你说搬,她才搬!

      三步并成两步来到陈婆婆家,杜秀丽正好看到陈婆婆的女婿一脸焦急,正扶着门劝说。83岁的陈婆婆坐在狭小的屋内,脸扭向一边:“哼,你们就想把我‘哄’走,把屋里的东西甩了!”

      “这回洪水来得又大又突然,真没骗您呀!”杜秀丽赶紧弯腰挤进小屋劝导老人。

      陈婆婆平时喜欢将路边捡到的家什搬回家,不足20平方米的老平房塞满了她的“宝贝”。因有火灾安全隐患,社区干部和女儿常劝她把东西清理出来,引得陈婆婆不满。

      每次杜秀丽过陈婆婆家,总带婆婆喜欢吃的包子来,听她唠叨自己解放前在纺织厂当童工的“老黄历”,还把新买的红色羽绒服给老人穿。陈婆婆就特别喜欢她。

      “真的不是哄我走的?”听到杜秀丽的声音,陈婆婆才半信半疑地望了过来。

      “是真的!我刚才就在步月村劝大家转移呢!”杜秀丽赶紧把通知短信翻给她看。

      陈婆婆又向杜秀丽几次确认消息后,才站起身:“杜书记,我相信你,马上就走!”

      19日凌晨,帮居民转移家当

      胜利村40号楼旁,画着崭新的红色洪峰水位线和“192.65m”字样。

      “杜书记说的是普通话。19号零点过,有很多人挨家挨户敲门,其中有她!”住胜利村40号一楼的张旭说,“当时我开门回复后,看着他们拿着手电筒往楼上爬,在夜色里继续通知居民。”

      “没想到,早上四五点,又看到她了!”张旭回忆,当时洪水开始漫进一楼,杜秀丽带着民兵来帮大家搬家当。

      帮着张旭搬了1个多小时,家电、大件的家具都搬上了高处。后来,她又和大家一起,将不愿意撤离的胜利村99号楼9名居民转移出来。

      19日这天,杜秀丽几乎没合眼,在社区内四处巡查。

      “当时大脑高度紧张,根本没有睡意。”杜秀丽有些愧疚地说,“好不容易可以眯一会儿了,我还想着翻翻书准备考试,没看几行字,居然就睡着了。”

      21日傍晚,被“勒令”回家复习

      20日中午,洪水逐消退。杜秀丽带着大家一起清淤,并逐户上门登记居民受损情况。

      “那两天凌晨两三点,风吹着还凉飕飕的,但我看到杜书记背心都是湿的。”胜利村40栋楼栋长李毅说,“当时我劝她:你马上要参加重要考试,把事放一放,我们都理解。”

      “受灾统计这事做得不好,各方面意见会很大。”杜秀丽笑笑,“现在是紧急关头,我更不能缺席了!”

      21日傍晚6点,联系新生村社区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谭树祥专门找到杜秀丽:“快下班,回去复习,明天就考试了!”

      杜秀丽答应了,却又赶回办公室整理资料、和同事办好交接,晚上八点过才离开。

      “不论考不考得上,都是为群众服务。”杜秀丽诚恳地说,“如果居民没安置好,即使端上‘铁饭碗’,我也难心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