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两江观察|“双循环” 重庆如何转起来
    来源:两江观察微信公号
    时间:2020-07-28 17:40:37 | 编辑:邓晓雨

      用好国内的新机遇,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重庆外贸企业加快“双循环”。

      7月25日,由国家商务部和重庆市主办的“外贸优品汇 扮靓步行街”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在解放碑步行街举行。在为期3天的活动里,通过集中展览展示、采购对接、网络直播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选购商品,同时帮助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这是重庆首次举行出口产品转内销展会,外贸转内销、融入双循环按下“加速键”。

    111111.PNG

      ▲解放碑。重庆日报资料图

      从短期看,外贸转内销是帮扶外贸企业破解内销难题、稳住外贸基本盘的暖心之举;从长远看,外贸转内销是促进内外贸有效贯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长久之策,作用突出。两江君注意到,为了做好外贸转内销、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件事上,重庆也是蛮拼的。

      与解放碑步行街同一时间举办“外贸优品汇 扮靓步行街”出口产品转内销系列活动的,还有杭州湖滨步行街和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该活动系国家商务部分别和重庆、浙江、陕西三地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转内销。

      “这次选择重庆等地的全国示范步行街同步举办活动,目的是发挥步行街品牌集聚、渠道融合的辐射作用,搭建内销渠道和平台。”商务部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

    22222.PNG

      ▲“外贸优品汇 扮靓步行街”活动现场,市民带着孩子体验商家展出的望远镜。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对周边近2亿消费人口具有集聚辐射作用,作为西部外贸重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庆造”商品从重庆走向全球,有外贸商品转内销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0.7%,较一季度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较上月提高4.9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而且增幅逐渐加快,消费呈现企稳增长良好态势,展现了重庆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重庆举办出口产品转内销系列活动自然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33333.PNG

      ▲灯火璀璨的解放碑步行街。图源微渝中

      在推动外贸转内销,融入“双循环”上,重庆做到了提早谋划、精准施策,平稳有序、亮点纷呈。 

      一是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3月中旬,重庆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3月底,重庆召开外贸外资企业发展座谈会,明确要进一步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聚焦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和实际困难,着力稳定企业订单、稳定供应链条、稳定国际物流、稳定政策预期,政企协作、抱团取暖,提振了外贸外资发展信心。 

      二是打好惠企暖企“组合拳”。重庆出台《重庆市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若干政策》等措施,保障政策供给,在企业产品认证及市场准入、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销售渠道搭建及管理费用减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尽快走出困境。

      三是多措并举拓展内销渠道。一方面发力线上,今年4月,重庆已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并联合阿里巴巴实施“春雷计划”,加速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启动实施了电商直播带货工程,培育直播带货达人。另一方面做优线下,策划开展“1+N”出口商品巡展活动,“1”即是出口产品转内销展会,“N”即在重点区县开展出口商品巡展,并且推动重庆优质出口产品参加国内其他省市展览会,为外贸产品搭建更多平台。 

      四是进一步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开放力度。重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下功夫,持续强化“人人都是开放形象、处处都是开放环境”理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各类主体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6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在36个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重庆位列全国第五。此外,重庆还将对标国际先进,继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城市,让近者悦、远者来。

    5555555.PNG

      ▲重庆夜景。苏思 摄/视觉重庆

      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重庆打通供需衔接壁垒,扩大了出海“重庆造”产品转内销的范围和力度,把市场主体的活力更好激发出来,把超大规模的内需潜力更好挖掘出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今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2759.2亿元,出口1699.6亿元,同比下降0.7%;进口1059.6亿元,同比增长11%,展现了经济发展较强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如今,外贸转内销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吸引跨国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积极拓展国内大循环,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更好利用两个市场,积极拓展有效市场需求和有效供给,确保“六稳”“六保”任务圆满完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