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璧山:“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19-12-17 07:27:35 | 记者:龙丹梅 | 编辑:田抒航

      12月15日,璧山区正兴镇沙塝村,“花田牧歌”主题观光园又迎来大批游客。“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每个周末都要接待上百人。”沙塝村支书罗泽洪乐呵呵地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沙塝村的变化,得益于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当地村民以土地、农房入股,将闲置农房、土地和风光都变成了吸引游客的生态资源。

      ▲正兴镇河堰村正在打造的农旅融合项目。记者 龙丹梅 摄

      发生变化的不只有沙塝村。去年以来,璧山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发展乡村经济,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地”“钱”“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促进了农民增收、生产增效和生态增值,为璧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资源变资产

      “没想到经过改造,村里的山坡坡、水凼凼,都变成了游客喜欢的山村风光。”沙塝村五组村民宋伟说,去年村里推行“三变改革”后,他用4亩土地、1间农房入股,每年仅保底分红就达到5400元。

      和沙塝村一样,在农村许多地区,都存在土地、林地、农房等资源闲置的情况,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资产。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璧山区探索活化资源的模式,将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闲置房屋、设备等,通过一定形式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从而获取收益。

      丁家街道莲花坝村是当地有名的苗木基地,但由于近年苗木市场不景气,村里一些苗木没能及时销售出去,长成了大树。推行“三变改革”以来,莲花坝村以优美的花木环境为依托,由村集体与本村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林溪时光(重庆)民宿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动员本村56户农户以闲置农房入股,交由公司统一经营,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邻里林地乡村景观文化综合体。目前,莲花坝村民宿装修已近尾声,预计2020年元旦可开门迎客。

      来凤街道来凤村依托地理、资源、交通优势,抓住辖区内“婚纱摄影基地”建设契机,借助传统“来凤鱼”美食招牌等独具特色的元素,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功能于一体的“重庆乡村旅游示范村”,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

      资金变股金

      12月15日,正兴镇河堰村二组,重庆润天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场内,停车场、卫生间、路灯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安装。该公司负责人冯应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公司从2016年开始在河堰村流转土地发展果树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其间一直为资金短缺和土地流转问题头疼不已。

      去年,河堰村实行“三变改革”,村集体采取以配套设施入股等方式与公司合股联营。同时,当地以财政补助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参与修建生产道路、绿化设施、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所得收益按照“保底收益+效益分红”进行分配。

      这样一来,公司的燃眉之急解决了,冯应强也得以一门心思抓发展,近段时间开始腾出手来修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中心。

      据了解,在“三变改革”的过程中,璧山区积极探索资金变股金的方式,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通过契约合同入股的方式,集中投入到经营主体,按合同约定获得收益分红。

      目前,璧山区丁家街道八寿村、广普镇护普村、来凤街道孙河村等8个村利用项目资金总计1000万元,修建了产业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经营性物业,与当地农业企业联手完善基础设施。

      不仅如此,璧山区还实行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将财政补助资金作为业主、集体、农民三方持股,持股各方每年按股分红。这样一来,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形成全产业链收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态,即龙头企业聚焦发展规划和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组织和服务,普通农民专注生产。

      农民变股东

      “三变改革”提振了农业企业投入乡村振兴的信心。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也让普通农民“摇身一变”成为股东,农民不但可获得土地入股分红、收益分红,还可在自家土地上打工,其市场意识和契约精神也因此得以增强。

      璧山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引导和组织农民自愿以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以及自有大中型农机具、资金、技术、无形资产等生产要素入股,按合同约定获得收益分红,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强了村民对于在家发展产业的信心。

      目前,璧山区已经完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5.9%,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47.9%,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546户、445户。接下来,该区将继续探索模式多元、机制灵活、风险可控、操作性强的农村“三变改革”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校对:王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