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重庆:政府“紧日子”换来百姓企业“好日子”

重庆日报全媒体 廖雪梅 2019-12-15 18:38

  时值岁末,这一年来,重庆政府、老百姓和企业的日子过得如何?  

  “政府的‘紧日子’与百姓企业的‘好日子’是同频共振的。”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封毅近日如是表示。

  一边做“减法”,压减政府一般性开支和重点专项、“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边做“加法”,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连续10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等多项惠民政策,不仅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让许多企业和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政府过“紧日子”:

  今年一次性压减财政支出125亿元

  上月,重庆市级部门2020年预算公开评审结束,整个市级部门预算被砍掉4%。据了解,部门预算公开评审推行三年来,已累计审减84亿元。

  这仅是重庆政府过“紧日子”的冰山一角。

  政府为什么要过“紧日子”?封毅认为,一方面是现实的倒逼。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减收后,首要之举就是走节俭路子,压缩政府开支,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百姓谋利、为企业解困的“刀刃”上,为经济“舒筋活血”;另一方面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宗旨的践行,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管好“钱袋子”,做到精打细算。

  在业内人士看来,把政府过“紧日子”落到实处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把日子过“紧”,切入点在支出结构上,努力压缩政府开支、低效项目支出,把财政支出更多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亟需保障的地方。二是如何把“紧日子”过好,落脚点在绩效提升上,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支出的精细管理。

  事实上,重庆政府过“紧日子”决不是说说而已,除了年初公开评审坚决减以外,还有系列“组合拳”集中发力——

  年中竭力压。今年,分6次审减23.39%的预算追加、总额4.69亿元,还一次性压减支出125亿元,其中一般性支出近7亿元。

  年底果断收。将部门单位没用完的钱全部收回,解决一边大财政差钱、一边钱又躺在部门账上“睡大觉”问题,去年和今年一共收回25亿元。

  过程绩效控。用1000余个绩效指标评价部门整体、一般性项目、重点专项绩效,截至目前市级资金绩效评价总额累计达1700亿元。

  对于政府的“紧日子”,市级预算公开评审专家曹勇(化名)深有体会:“这几年的预算评审,过’紧日子’是主线,是对特定对象的紧而不是全社会都紧,紧的是政府不是百姓和企业。”

  企业过“好日子”:

  新增减税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占比超过六成

  今年4月,国家将制造业等增值税税率由16%调到13%,长安汽车预计全年公司增利4—5亿元。

  像长安汽车一样,我市许多企业从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红包雨”中获利。

  今年,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个税起征点调高和6项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部有效落实在了重庆大地上。调查显示,我市超九成企业认为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提振了他们的信心。

  翻开今年减税降费的“成绩单”,民营企业有沉甸甸的获得感。前10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587亿元,其中减税314亿元、社保降费271亿元;新增减税中,非公经济纳税人减税占减税总额87.03%,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减税占总额的比例为62.73%。

  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不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推动结构调整,全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提到75%,为企业树立了鼓励创新的导向,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更大可能,前三季度市属国企研发投入增长13%,1—11月企业所得税增幅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重庆按50%顶格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前10月制造业纳税人新增减税46.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推动就业消费,个税改革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社保降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让扩大就业、促进消费的预期见到了实效。前10月,重庆居民收入、社零额增长率均高于GDP增速,全年60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9月就已完成……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财政收入势必减少。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税收、非税均出现负增长。对此,封毅表示,减税降费、放水养鱼、播种希望,财政收入的负增长并不意味收入的不可持续。“如果不减税,今年全市税收增幅应该在8%左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百姓过“甜日子”:

  社会救助标准10连涨,救命救急药品价格最高降69%

  在封毅看来,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政府开支做“减法”,民生保障做“加法”,一减一加,民生账本不断加厚,老百姓的日子就越过越甜。

  今年,改善民生贯穿重庆前行的每个瞬间。我市聚力“七有”,诸多提标、扩围、加码的政策,都是实打实的民生关切——

  幼有所育方面,我市继续奖补幼儿园公用经费、资助贫困幼儿保教费生活费,新增资金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前10月新增公办幼儿园306所,学前教育普惠率保持在80%以上。

  学有所教方面,市级新增教育经费12.5亿元,推进教育各项综合改革,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95%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

  劳有所得方面,最低工资标准涨了300元;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求职创业、援企稳岗等补贴政策托起就业底盘;个税改革后,月收入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专项扣除后基本不需缴纳个税,1—11月个税降幅达30%。

  病有所医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再增加30元和14元,每人每年达到520元和69元;贫困患者平均住院自付费降至9%;降低抗癌等救命救急药品价格,最高降69%。

  老有所养方面,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增支一项,就增加支出50.6亿元,还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项目建设。

  住有所居方面,补助改造5万户城市棚户区,户均增加3000元补助提速改造3.93万户农村CD级危房,定额补助整治改造5.28万户农村旧房和10.15万户城镇老旧小区住房,全市公租房源56.4万套、惠及170余万人。

  弱有所扶方面,重庆社会救助标准10连涨,城市、农村低保增长6.1%和7.3%,每月580元和440元,差距缩小到1∶0.76,特困人员供养、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也提到754元和1204元,市级专项扶贫资金增长10个百分点,“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重庆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的背后,是政府对民生投入的持续增加。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69亿元、增长3.7%,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近八成。

  封毅表示,市财政正研究政府继续过“紧日子”的措施,既厉行节约,调整优化结构,该保的支出保障好,该减的支出坚决减;又提高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编辑崇云丰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