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重庆市唯一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地方

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迎昭 2019-07-17 22:18

  本报记者 赵迎昭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是建党建军史上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重庆市唯一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是武陵山区革命文物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震撼力的革命老区。”7月17日,酉阳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白明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经过历届县委政府多次挂牌保护,现遗存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等文物共56处。

  那么,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因何建立呢?

  白明跃介绍,1932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摧残,未能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红二军团由两万多人锐减到几千人,缩编为红三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被迫退出洪湖,断送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4年6月4日,贺龙率领红三军缩编后的红七师、九师入驻酉阳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设在余家桶子。1934年7月黔东特区成立后,陆续成立了以南腰界为中心,在川黔纵横100公里、10万余人口的地区,建立了17个区苏维埃、10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

  红三军在黔东南苏区,紧密团结干部、战士,广泛发动各族群众,百折不挠地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组建了地方革命武装,创建了广袤的游击区和革命根据地,胜利地实现了红三军向湘鄂川黔边的战略转移,度过了湘鄂西红军建军以来最困难的阶段。1934年10月27日在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宣读中央来电,恢复红三军为红二军团,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直入湘西,并肩战斗,由此走上胜利发展的新阶段,并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胜利地实现了红三军的战略转移,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白明跃表示。

编辑罗建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