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9年刀锋行走 禁毒民警彭晓波的禁毒人生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19-06-25 19:50:38 | 记者:记者 周松 | 编辑:柏云辉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周松 编辑 商宇)再见彭晓波是他从云南办案回来,他的变化让人意外,皮肤黝黑、身体消瘦,眼神还残留着疲惫。上次记者在一次工作中见到他,人很精神。

      “这次公安部督办的案子,从摸线索到收网,整整一年多。光是在勐海那一个月,就瘦了10斤。”他口中的案子,是一年前开展社区禁毒中掌握的线索。作为组长,彭晓波这一战就缴获各类毒品15公斤,捉获犯罪嫌疑人21人,成功捉回了潜藏境外的重庆籍毒贩老季(化名),大获全胜。

    downLoad-20190625194545.jpg

    ▲由于工作需要,彭晓波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市公安局供图

      参加禁毒工作9年来,江北区公安分局禁毒支队民警彭晓波多次参与公安部大案要案的专案侦办,牵头侦破毒品案200余件,打击贩毒人员200余人,多次立功受奖。仅是2018年度,他就破获毒品案件50余件,完成涉毒起诉60余人,参与侦办部级目标案件3件,缴获各类毒品21公斤。说到成绩,彭晓波有点腼腆。“咱做禁毒的不讲成绩,毒品不绝,禁毒不止,这是使命。”

      一个月暴瘦10斤,他从境外捉回毒贩

      自从摸排发现以老季为首的特大贩毒团伙后,彭晓波就没有松过弦。从发现线索到蹲点摸排,从乔装跟踪到抓捕押解,他都冲在前面。

      “这个贩运线很隐蔽,买卖双方单线联系”“他们很小心,运输都是单次偶发,没有规律”“毒品交接太快了,如果不能现场人赃并获,便会石沉大海”“改良了运毒工具,要特别留心特征”“这些人都是亡命徒,既不能被发现也不能跟丢,是基本要求”……向记者说起如何破获毒品案件时,彭晓波如数家珍。“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凌晨两三点钟在路边守候交易的毒贩,是家常便饭。”

      盯人同时很考验急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次抓捕中,彭晓波就当机立断拿下了运送毒品的齐某。

      原来,收网时贩卖毒品的黄家兄弟因被控制而失联,毒品上家老季立即通知运毒人员齐某停止交易、迅速离开。交货地点等不到运毒人,多日心血可能付之东流,彭晓波当即安排战友立即搜索附近宾馆,找到了正在办理退房手续的齐某。

      “这么大个箱子,就装几件薄薄的衣服。”彭晓波早就吃透了毒贩乔装游客的伎俩,很快将暗藏于行李箱内的一万颗麻古成功搜出。

      “一旦失之交臂,就是大海捞针。”彭晓波这样形容禁毒工作。为了最后的抓捕,彭晓波和同事们会反复观察地形,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采取对策,制定详细的抓捕方案并反复演练。

      随着案情的深入,抓捕黄家兄弟的上线老季的时机逐渐成熟。然而,老季虽然是重庆人,却在缅甸生活了10多年,为人狡猾,长期藏身于缅甸的赌场夜店,难寻踪迹。

      今年4月,一切准备就绪,彭晓波再次和战友一起赶到云南,决定对老季实施抓捕。一个月间,反复摸索老季的行动规律,不敢有一丝松懈,常常一守就是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小时,为了不打草惊蛇,有时只能熬更守夜,忍饥挨饿。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4月29日,在云南和缅甸警方的大力配合协助下,老季终于落网。此战从布局到收网,环环相扣,干净利落,大获成功。

      每一次行动,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制贩毒是暴利违法行业,刑法对涉及毒品的行为处罚严厉,入了行的人多是铤而走险的亡命徒。”9年来,彭晓波亲自抓捕毒贩200余人,每次都像在刀锋上行走。

      那是一个夏天,彭晓波在工作中得到线索,有贩毒嫌疑人将在寸滩一小区交易,根据掌握的情况,这两人相当凶悍,曾经在一次抓捕行动中疯狂开车撞击警车后逃跑。

      彭晓波和同事反复分析、研判,针对可能遇到的情况,最终把抓捕地点确定在这个小区的环形公路上,道路较窄,民警2辆车前后夹击,便于抓捕。

      行动时,彭晓波坐在一辆民用车副驾驶位上,当交易完成的贩毒人员进入包围圈后,2辆车上的6名民警迅速冲下车,直扑嫌疑人的车辆。一拉门,不好,车门被锁,车内副驾驶上的嫌疑人大喊,“加起油门冲过去!”刻不容缓的瞬间,彭小波拿起警棍敲碎车窗,按人,扯钥匙,一气呵成……他和同事一起,当场从嫌犯车上搜出了毒品。

      此时,彭晓波才发现,手臂被破碎的车窗玻璃划满伤痕,双脚也鲜血淋漓,原来在抓捕过程中,他的鞋跑掉了,抓捕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光着脚板站在一地碎玻璃渣上进行的……

      还有一次在一花市抓捕贩毒嫌疑人,当民警冲上去围住,以为瓮中捉鳖了,没想到情况突变,嫌疑人转身从车上提出一把80厘米长的大砍刀,胡乱挥舞,贴着彭晓波的鼻尖削过去,幸好他反应迅速避开,最终嫌疑人被抓获。那是他缉毒生涯中,离刀锋最近的一次。

      “抓捕时不会想考虑太多个人安危,只想把毒贩绳之以法。”彭晓波9年缉毒工作,面临过无数次惊险瞬间,但几经生死,却从未退缩。

      回家像探亲,家人最常说的就是“注意安全”

      作为禁毒民警,对家人既“说不清”时间又“道不明”地点,彭晓波常常一离家就是十天半个月,很多时候音信全无,家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妻子常说我回家像探亲。”说到家人,彭晓波确实感到亏欠,但也只能把这个心思放在心里。“我既不能讲大话,更不能给补偿,只能在家的时候多干活。”

      曾经发誓,周末有时间就要回家陪娃儿,现在这个誓言他早就不敢提了,孩子很懂事,也没有追问过。“禁毒民警不同其他,大多数时间要黑白颠倒、昼伏夜出,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只能咬牙熬着,因为一秒错失可能满盘皆输。”

      谈到最让自己开心的事,彭晓波自豪地说:“收到娃儿的微信,让我记得吃饭,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任务中,一下子就浑身是劲了。”

      家人的理解支持是彭晓波最大的安慰,妻子更是把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责任一个人扛在了肩上。他们对彭小波的要求很低,永远只有那句“注意安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