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把老乡留在老家亟需破解“两难” ——荣昌春节后首场返乡人员就业招聘会见闻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19-02-12 20:03:18 | 记者:周雨 | 编辑:孟涛

      2月12日,荣昌区举行春节后首场大型返乡人员就业招聘会,110家企业拿出了8000个就业岗位,前来应聘的返乡人员亦是人山人海,场面一片火热。

      然而,重庆日报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采访发现,要把老乡留在老家就业,仍存在突出“两难”问题:一是“40”“50”人员就业难;二是留住年轻人就业难。

      作为返乡就业主力军的“40”“50”人员面临就业难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应聘的返乡农民工九成左右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自荣隆镇的何永碧夫妇费力地挤进一个又一个招工摊位,一次又一次面露失望地挤出来。

      “适合我们的岗位太少了!”何永碧告诉记者,她今年已经44岁,企业的招工条件大多要求40岁以下,有的甚至要求35岁以下。

      因来现场应聘的返乡农民工以“40”“50”人员为主,多数用工企业也收获不大。记者在一家智能模具公司的招工摊位看到,摊位虽然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但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只有不到10人登记了求职信息。

      “‘40’‘50’人员是返乡就业的主力军!”荣昌区人社局局长唐敏说,这些人大多处于孩子初高中、父母年老多病阶段,一家老小都需要照顾,留在家乡就业的需求非常强烈。但企业则更愿意选择手脚更快、身体更好的年轻人。

      企业想要的年轻人不愿留下来就业

      现场为什么很少有年轻人来应聘就业?

      荣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常晓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年轻人的就业取向不同,他们更愿意到繁华的大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在小城市生活,在老家照顾老小的负担也相对较轻;二是荣昌与沿海地区的工资待遇还有较大差距,以服装企业和电子企业为例,广东地区的工资水平是荣昌的两倍左右,年轻人更愿意去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工;三是当地职业中心的技能培训没跟上当地产业发展,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职校生,毕业后基本上跑到了外地工作。

      “招工有术”的企业是这样做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同样面对“两难”问题,荣昌有的企业却“招工有术”,取得了很好的招工效果,重庆尚上服饰有限公司尤为典型。

      该公司总董事长尤建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从事出口服装加工,于2017年12月投产,至去年已有1500名工人。上个月,公司C厂区竣工,计划新招2000名工人。从今年正月初三起,他们在短短5天时间里就已新招了700多名工人。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是搞招工大战,从正月初三起,公司便每天派出10支招工队伍到各乡镇赶场招工,甚至还到泸州、内江等周边地区赶场招工。二是放宽年龄要求,对车工、裁剪、品控等技术性工种,放宽到50多岁。三是个性化定制上班时间,可根据员工要求安排上下班时间,方便员工接送小孩上学、放学。

      “荣昌仍有很大的人口红利!”尤建峰说,荣昌仅在外务工人员就有20万人,加上周边多是劳务输出地区,用工条件远远好于沿海地区。

      另外,荣昌及周边一带的农民工非常能吃苦、肯干事。去年,很多员工的月工资都达到了八九千元,跟江苏一带服装厂的工资水平相差无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工人肯干事。

      而在这些工人中,“40”“50”人员占了很大比重,他们有经验、有技术,一来就能用。因此,公司招工没必要过于追求年轻化。

      正因为看好荣昌丰富的人力资源,尚上服饰现已启动D厂区建设,预计今年6月投产。该公司计划用2至3年时间,办成万人规模的工厂。

      荣昌已在着手破解“两难”问题

      “今年是招工压力最大的一年!”唐敏说,过去,荣昌每年的新增用工需求一般为5000人左右,今年预计超过1万人。其主要原因就是,荣昌近两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和新投产了很多企业,其中仅今年1月就新投产了28个工业企业,新开工了18个工业企业。

      也正因此,这个“两难”问题今年一下就凸显了出来。唐敏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大批企业陆续投产、达产,荣昌每年新增用工数量将持续保持在1万人以上。为此,荣昌现在已在着手破解“两难”问题。

      目前,荣昌区人社局已在着手建立两个数据库:一是返乡人员信息库,目前已录入3万多人,他们的个人身份信息、所从事的工种、工资待遇、返乡就业意向等信息都一清二楚,便于企业精准招工;二是企业用工需求库,涉及企业用工数量、所需工种、工资待遇等信息,便于返乡人员精准找工作。

      荣昌高新区人才网也于前不久上线运行,为高新区企业实时发布各种招聘信息。

      唐敏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出台政策积极引导企业招聘“40”“50”人员,让更多中老年返乡人员在家乡找到好工作。另外,还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本地就业创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