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汤寒锋)碰上酷暑高温天,重庆人过去都喜欢来一碗冰粉凉虾清凉一下。近年来,一种叫凉糕的清凉小吃以细腻绵软的清爽口感又走进重庆人的生活,街头随处可见的凉糕摊铺抢了冰粉凉虾的不少生意。
▲“凉糕世家”曾氏凉糕铺
重庆本地也是有凉糕的,但人们总是喜欢去买那些打着“双河”、“葡萄井”等招牌的凉糕,因为不少人认为只有这些凉糕才是最好吃的。其实,这些好吃的凉糕都源自在同一个地方——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日前,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双河镇,发现这里真有一口千年的葡萄井,遍布全国的凉糕小吃就源自这里,他们还把它做成一个年产值3亿元的大产业。
▲双河镇的凉糕店铺
双河镇是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镇,小镇只有一条两三百米长的街道,挨家挨户都挂着“X氏凉糕”招牌,就跟磁器口古镇上的麻花铺一样密集。在街道中段,一口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葡萄井”因为井底不时会冒出像葡萄一样的气泡而得名。双河镇副镇长梁爽介绍,当地人利用这口井水制作凉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已被确定为宜宾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河镇的凉糕店铺顾客盈门
镇上曾氏凉糕店的制作师傅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双河镇凉糕好吃的秘密有三:一是米好,原料选用的都是当地一种叫作桂朝米的优质米;二是水好,他们都用千年葡萄井的井水来泡米;三是制作工艺讲究,例如磨米浆的粗细、煮浆时的掺水时间等,都有严格的程序要求。
▲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葡萄井
目前镇上有王氏、曾氏等13家凉糕手工作坊,做出来的凉糕味道相差无几,家家都说自己是最老的一家,谁也难以考证。每年从全国来此学艺开店的人络绎不绝。梁爽说,今年来学艺的外地人大约有200人,每人的学费要收三四千,“技术教了,原料也还是我们来提供,他们到全国各地去开店,同样能给我们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
不只是简单地收徒传艺,双河镇还想把它做成象“沙县小吃”那样的大产业。梁爽说,为孵化当地百姓综合运用凉糕产业体系优势,他们决定利用“宜宾长宁凉糕”集成小吃店进行创业。2016年,他们为此还成立了长宁县非遗凉糕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标准化、流程化中华传统凉糕批量生产线的企业。
▲这里的凉糕能用十几种不同的口味
梁爽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宜宾长宁凉糕”集成小吃店拥有四店合一的创新经营模式(大众餐饮店、特色农产品展销店、电子商务4S店、社区服务店),加上中央工厂、物流配送中心和经营服务中心等环节的后台支持,确保创业者轻松开店、方便经营、多重收益,已成为当地精准扶贫、大众创业、返乡民工创业的一项创新成果。
现在,双河镇的凉糕生意已经做到全国各地,凉糕店甚至开到了韩国、新加坡等地。凉糕产业成为双河镇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为双河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2017年,双河镇的凉糕产业产值已达3亿元。
梁爽说,他们正在申请凉糕的原产地证明商标保护,希望能把这一碗凉糕的产业做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