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乡村振兴 | 南川:“耕读人家”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重庆日报·区县
    时间:2022-09-24 15:43:10

    金秋九月,随着稻谷收割结束,农田里原本忙碌的身影渐渐闲了下来。可在南川区石溪镇盐井村,因为一场主题为“我们的小康生活”的百姓故事微宣讲,让村民们找到了新的增收点。

    ▲“耕读人家”活动现场

    9月23日上午,村里的虔隐民宿“耕读人家”成了村民集会的地方。大伙儿搬来桌子、椅子围坐成一圈,当天的宣讲志愿者是该村党总支书记刘建红,话题从“今年的收成、来年的打算”聊开。

    “乡亲们,现在水稻收完了,但后面也不能闲着呀!”聊着聊着,刘建红的话题回到了村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上。可没等他话音落下,马上就有人抢过话题,“种地我们不怕,就怕种出来了没人要。”刘建红胸有成竹地讲:“别担心、别担心,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我们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

    刘建红说,考虑到秋收后,田就闲了,为了增加大家收入,村党总支号召村民大量种植秋季蔬菜。前不久,村里和一家从事泡菜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由公司发种子,全程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收获后统一收购,完全可以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刘书记看好的我们就不怕。”刘建红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大伙儿有了发展的信心。看着大家热情正高,刘建红又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讲起了四叶菜种植、泡菜制作等技术知识。

    这已不是刘建红第一次在农户家里搞宣讲。该村依托现有的文化中心户,打造了3个“耕读人家”志愿宣讲点,刘建红作为南川区培养的“百姓名嘴”之一,长期在“耕读人家”组织村民、游客开展读书活动、理论宣讲,用乡音乡语传递党的声音、回应群众关切。

    为什么叫耕读人家?刘建红解答道,“耕”指耕地、耕作,是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读”指的便是读书、学习。目的是让大家在从事农业劳动间隙,不忘读书学习。

    “目前,我们的‘耕读人家’主要采取集中宣讲的方式,由村支两委干部组织大家学习,后面我们要发动志愿者、院落长、网格长,由他们来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从党史知识、时事政治,再到民法典、农技知识,结合村里实际和特色为大家宣讲,带着村民一起学习。”刘建红说。

    (罗苑瑜)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王萃 | 审核:屈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