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巫山:种下脆李树 结满“致富果”
    重庆日报
    时间:2022-10-28 14:06:04

    2022年,巫山全县脆李种植规模达到30万亩,产量13万吨,产值达到17亿元。近年来,巫山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优良品种,将巫山脆李作为中低山退耕还林的主要品种。一颗颗脆李变成了百姓致富的“金果果”,成为了全县乡村振兴的“致富经”。

    ▲巫山县曲尺乡满山李花香

    据介绍,巫山脆李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巫山脆李个头端正、口感香脆、汁多味甘,富含多种氨基酸,抗氧化剂含量高。2014年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15年“巫山脆李”注册成为地理商标。2021年“巫山脆李”品牌价值22.56亿元,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一张响亮名片。

    为了用好“巫山脆李”品牌,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优势,将巫山脆李作为全县“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首,按乡镇主要领导3个、分管领导2个、中层干部和驻村及村社干部1个的任务,对接脆李种植户或社会资本培育的各类种植主体。

    巫山脆李种植覆盖23个乡镇220个自然村,其中,20亩以上规模种植主体达1602家18.9万亩,培育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1家、农业企业74家、合作社366家、家庭农场171家、家庭果园990家。

    ▲巫峡镇七星村脆李基地

    同时,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建立种植户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租赁、作价入股、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就地务工等方式增加困难户收入,全县低收入户与6577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比如,福田镇松柏村探索股权化改革,村民把土地资源作为资产,整合土地2050亩加入村集体组织,村民按照土地等级以1:1.3或1:1.4作为股份,农民变股民,统一种植、管护、销售,带领36户121人实现脱贫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0万元。

    ▲脆李挂满枝头

    未来,为全面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做靓巫山脆李农特产品品牌,巫山县将紧紧围绕“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服务、品牌化打造、商品化运作、工业化加工、组织化改革”目标,在“种好、管好、卖好”方面持续作为。

    2023年,巫山脆李预计产量达17万吨,产值达22亿元,脆李种植覆盖脱贫户户数1.8万余户,脱贫户人口达6.2万余人,通过种植巫山脆李增收的退耕农户达5万户。

    (王琳琳 孔德虎 马菱涔)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王萃 | 审核:屈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