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巫溪县下堡镇桔林村村民因为种种原因致贫,迫切需要借助外力帮扶一把,但久而久之,不少贫困户把这事当成了理所应当,而同是该村贫困户的刘林合,对这事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我一生没能为国家做出多大奉献,反而成了小康路上的绊脚石。”刘林合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贫困并不可怕,不等不靠凭着双手过上好日子,心头才踏实。”
2017年以前,刘林合还未纳入贫困户名单,但他常年在外务工积劳成疾,落下了一身病根,导致无法从事重体力活。以骨质增生为例,需要长期服药,一年光这项医药费就要花费好几千元,这对条件本就不算富裕的老刘来说,捉襟见肘。
村里得知老刘的情况后,2017年将刘林合动态调整为了贫困户,县广播电视台还与他结成对子,送去医疗帮扶政策,隔三差五到他家拉家常、送温暖。
渐渐地,老刘的身体开始有所好转,精气神也更加的饱满,“国家都给我解决了大头的医药负担,再不勤劳付出,躺在扶贫‘温床’上,自己都不好意思。”看着情况愈来愈来,刘林合干劲十足,决定尝试发展生产。
配对饲料、打扫猪圈、锄草治虫......在县广播电视台和村支两委的鼓励下,刘林合今年上半年喂养了20头牛、30只鸡、4头生猪,种植了1亩红小豆、4亩玉米、4亩土豆;8月在党委政府的政策帮助下,他又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起了新房,并在前不久搬到了桔林村的集中居民点。
“按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今年我家人均增收8000元不成困难。”回顾这一年来的变化,刘林合感慨万千,“只要不等不靠,愿意勤劳付出,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后,已是晚上6时,刘林合来不及吃饭、休息,又端起饲料,径直朝牛棚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