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周举之:退而不休 关心下一代始终不停步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2020-12-04 15:49

  他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坚持每年把三分之一的退休金,用来支助贫困学生。今天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代表,我们来认识一下铜梁区关工委名誉主任周举之。今年87岁的周老,已经连续5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现场对话实况】我看你们几个同学都不错,希望继续努力好好学习。(我们会的)要争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后成为我们国家的接班人。(我知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地学习。)

  隆冬时节,周举之又一次来到铜梁区最偏远的维新中学,看望他长期资助的3名贫困学生。周爷爷的到来,让3名平时腼腆的小姑娘打开了话匣子,学习、生活中的趣事和烦心事儿,她们都想给周爷爷说一说。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周爷爷就已经在默默地鼓励我、资助我、关心我了。”铜梁区维新中学初一学生王宇星说。 

  “今天又见到周爷爷,我也是非常非常地开心。对于他的感激,我的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我要把这份感激化为我学习的动力,用我最大的努力、最优秀的成绩来回报他,然后以他为榜样来回报社会。”铜梁区维新中学初一学生石玉珍说。

  其实,像这样资助贫困学生的事儿,周举之已经坚持了20余年,先后帮助20余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个别困难的,他还领养在家里,全程负责学业和生活。

  据铜梁区维新中学校长陈强介绍:从10多年前开始,周老就到我们学校来资助学生,每年每一学期都亲自到学校来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经济上给于学生一定的帮助。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向他学习,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为青少年做好事、解难事,周举之不仅自己做,还动员身边人也加入进来。他带头在铜梁区建立了关心下一代扶贫助困基金,发动机关干部、老同志、企业主资助贫困学生,在他的督促和感召下,铜梁区所有正科级以上干部,每年合计捐款70余万元,资助贫困生上学。

  “由于各种原因,生老病死、夫妻离异造成了还有一小部分的家庭比较贫困,怎样让这些娃娃虽然贫困,但是能够更好地读书、能够成才、能够为祖国做贡献,我感到是一份责任,而且这也是一个善事,帮助别人,自己就快乐。”铜梁区关工委名誉主任周举之说。

  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周举之,曾担任过原铜梁县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1991年,铜梁成立关工委,周举之就担任起关工委主任。近30年来,在他的带动下,铜梁区先后成立了各类关工委组织650个,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学校、企业关工委组织网络,还成立了7个工作团,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核心价值观、法制、科技辅导等方面教育辅导。同时,他还发动老同志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对当地的1600余名青年致富典型进行奖励。

  创业青年谭小敏,就在周举之的关心支持下,在铜梁区南城街道马滩村返租3000亩土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并带领16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鼓励,因为个人去创业、个人去扎根农村,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个群体,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地幸福和自豪。”铜梁区家泽现代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小敏说。

  因为年事已高,2019年,周举之主动辞去了铜梁区关工委主任职务,但他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不减、力度不减。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他还与关工委其他老同志走进学校、镇街、企业,指导复课复工复业。今年,铜梁区关工委也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尽管退休了,但是能够为国家再出一点力,为我们青少年做一些工作,解决一些青少年的问题,使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我觉得这个工作,是很有乐趣的、很有意义的,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该干的,我立志做这个事。我说的几句话,学习不放松、工作尽力做、关心下一代,始终不停步。”周举之说。(通讯员  汪洋 赵兴隆,编审  张浩)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